附属中学

班主任个案——利用心理疏导做好学生工作

预审:博达-刘亚芸 发布时间:2011-05-04

班主任个案

利用心理疏导做好学生工作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田 麓

〖案例介绍〗

案例一:2009年底,有次考试后,我的很多学生心情都很沮丧。一天中午,我发现有个家在郊区的学生在教室哭,我就过去和她聊了起来,说老师能理解你,哭一哭心里会好受些。旁边的一位同学告诉我,她这半个多月已经哭过几次了。我说不要紧,能坦然面对自己痛苦的人的心理能量是很强大的。然后这个学生破涕为笑了。第二天,她主动来找我,跟我谈对待分数名次的态度,担心家长不能接受自己的成绩,担心老师同学对她的印象,又说她爸妈对她的管教方式如何不对,有时偷翻她的书包等等。这时我所能做的就是理解她的心情,给她准确的情绪回应。在她诉说时我这样告诉她:你心里对这种做法气愤但是也很无奈是不是——和她共情。她这时就会放心的向你倾诉所有堆积的情绪。倾诉完这些负面情绪以后,她基本上也就没事了。这时再和跟她说,家长的做法是也是对你的爱的体现,当然爱的方式有待于你和他们更深入地沟通,你只要尽力做最好的自己,父母和老师都一定会接受你。这样她就得到了一次成长。我们大部分学生的心理是比较健康的,所以当他们遇到痛苦挫折时,学会倾听,内心接纳理解他们,给他们一份支持的力量,他们出于信任你而和你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你所做的引导就会有好的效果,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案例二:我现在的班里有个学生高一入学后的一个多月打扫卫生情况总是很糟,那天我找到他,没有批评他,反而问他是不是因为要赶着回家吃饭来不及扫地,还是不会扫地。当时他有些不好意思,说老师我今天中午我有急事。我说,那我相信下次你一定能把地扫好。一个星期后,看到他值日情况大有好转,我及时对他进行了积极强化,我对他说,今天值日的不错嘛,然后表扬他卫生工具摆放的如何合理,主要是想让他觉得老师一直在关注他,从此她的值日态度一直比较好。教育家魏书生也说过,你看别人都是天使,你就天天生活在天堂;你看别人是魔鬼,你就会每天生活在地狱。我希望自己能生活在天堂里,所以我会把我所带的学生当成一个个独特的天使来看待。

〖案例评析〗

我本人对心理学有些兴趣,就从该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和学生相处时的体会。在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看来,一个人形成人格和当前的心理和行为,在其六岁前就已基本定型,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个性,面对压力人与人的应对方式各不相同。出现难以应付的学习压力、情感困惑、人际冲突、环境不适等都有可能是其早年在家里潜伏已久的问题。因为个体处理生活的挫折压力的方式及其整个行为模式都是在小时候和养育人之间的关系互动中形成的。也可能现在的心理问题是压抑了的,以前所受的伤害。教师了解了这些,面对学生的一些问题时就会多一层理解,少一份误会,多一份同情,少一些责备。从年龄发展特点来看,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也是人的心理和人格发展的一个关键期。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觉得自己的心理层面比较容易做到的有下面几点:

一、利用共情效应,充分接纳学生。所谓共情,就是感受他人感受的能力。当学生诉说自己的烦恼和痛苦时,他们最需要的是能够真正懂得他们内心感受的倾听者,这时用心倾听别人就是一种爱。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反省和自我调整的能力。人在痛苦、烦恼之时就是希望有人能真正的懂得自己,给自己一份心理支持。最好的安慰别人的方法并不是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要难过。”这是在告诉他,你不接纳他的痛苦,因此他也不会觉得自己是被了解的。最好的方式是陪着他,倾听他,告诉他你明白她的痛苦,让他宣泄掉负面情绪以后再和他说道理,这时所说的话比较容易为他所接受,因为他感受到你是理解他的,是和他站在一起的。

二 、利用期望效应,引导学生往好的方向发展。很多老师都知道教育心理上有个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罗森尔塔效应”。简单地说就是:“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得更好,就要向他传递积极的期望。期望对人有很大的影响,积极的期望帮助人们往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朝坏的方向变化。

三、增强对学生的影响力,不求控制学生。众所周知,要控制或改变一个人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心理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自我意识增强,有较强的自我存在感,并开始形成自己的评价体系和价值观等。高中生自主感较强烈,总想摆脱甚至对抗权威。我在管理班级时,尽量避免强制要求他们怎么做,尽量避免说你们必须如何,不是让他们感觉是我以自我为中心以满足自己的控制欲,而是让他们意识到他们自己才是生活的主导。

四、换位思考,对学生适当要求,高度重视落实。在日常生活上要求学生时,我尽量做到换位思考——如果我是他们,我能不能做的好。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人说,一个人没法给予别人他自己所没有的东西。这句话时时提醒着我,先做好自己的事,影响身边的人而不是强行改变他人。

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点点经历和体会,希望自己能够在实践中继续反思、继续学习。用自己对德育工作的热情和爱,来完善自己所做的每件小事,尽自己的努力,让学生更幸福、更快乐、更充实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