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中学

辩证的眼光看经典

预审:博达-刘亚芸 发布时间:2016-04-21

辩证的眼光看经典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13)班 许叶航

指导教师:严景东

苏洵的《六国论》实在是一篇脍炙人口、震古烁今的绝妙文章。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并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然后围绕分论点逐层论证,娓娓道来,讲求逻辑,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得特别清楚明白。语文老师课上介绍,有学者对《师说》拿腔拿调的特点颇有微词,李敖也说过韩愈的文章思路不清,没有明确观点,语言文字也都“好用古文奇字”,不够通顺明了。在我看来,韩愈的文章中所欠缺的,正是《六国论》的突出优点之一。当然,就文论文,我以为苏洵立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无论观点还是论据都还有待商榷。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固然是六国衰亡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最主要的。试想,六国若不是“兵不利 ,战不善”,又何需惧怕秦国,“以地事秦”呢?从历史上看,当时秦国的军事实力确实要远胜于六国。即使是原本国土面积最广的楚国,也在秦军的穷追猛打下放弃了都城,偏安于寿春。六国曾多次组建联军讨伐秦国,均以失败告终,这固然和联军人心不齐有关,但也无法掩盖秦军拥有强大战斗力这一事实。虽然“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那也只是个别现象。战国末年,秦国几乎没有打过任何败仗;由于其军事实力强大,各国才会争相割地赂秦。我认为,六国正是因为“兵不利 ,战不善”才赂秦,把它们“破灭”的根子定在“弊在赂秦”很难让人信服。

至于说燕国不赂秦是“远略”,我也觉得比较牵强。齐、燕两国位于中国的东北方,与兴起于西北的秦国并不接壤,他们即使想割地赂秦也无从“割”起。“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果真如此么?燕国既然是小国,本就不具备轻易向秦国“用兵”的资本,按照常理,躲秦兵唯恐不及啊。它之所以“后亡”,是因为有韩、赵、魏在中间挡着。等“三晋”都灭亡了,强秦通往燕国的大道已然打通,太子丹除了孤注一掷派荆轲刺秦外,确实也没有延缓秦军对燕国进攻步伐的更好方法了。因此,苏洵有关“斯用兵之效”、“始速祸焉”的论述也不太能经得起推敲。

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我认为,苏洵写作《六国论》是基于他对北宋王朝的不满,当局者一味苟且偷安,年年贿赂辽、西夏等强敌的做法确实让人痛恨。他的目的是借古讽今,这篇文章的阅读者是统治者,北宋朝廷应该从历史中取经,从当年六国“以地事秦”的错误决策中吸取教训,来应对与辽、西夏的复杂局势,文章本身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倾向。

在此,我并不是要斗胆批评这位家喻户晓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章思路严谨、论证全面、文笔流畅,值得我们所有人去用心揣摩和学习。但学习并不等于照单全收,时时“动天君”,下一番细心揣摩的功夫总会有更多的收获。正视战国时期的历史,绕不开秦国不容轻视的历史地位,我们不能不客观、公正地去评价它。正是因为秦国率先进行变法,打破奴隶制的枷锁,改进各项社会制度,才能拥有包括军事实力在内的强大综合国力,统一六国,使中国提早欧洲上千年步入封建社会,完成了社会制度的飞跃。秦统一六国乃大势所趋,是历史进步的必然结果。

我相信,“尽信书不如无书”。名家的经典作品是我们学习的宝贵资源,如果我们能放出辩证的眼光,即使不能做到取舍有法,应该也能做到开卷有益,对于锻炼自己的思维也会大有帮助吧。

本文发表于《大江晚报》2016.02.06请点击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