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书卷阅河山
——在安徽师大附中升旗仪式上的讲话
语文组 唐 俊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
在新学期第一次全体教师大会和升旗仪式上,马林校长站在时代的高度,代表学校提出了“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双轮驱动,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两翼齐飞”的发展战略。目前,正值“江南三月,草长莺飞”的季节,也是开展春游的大好时节,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简单谈谈包括春游在内的旅游对提高广大师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关系。
首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提倡的理想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从《山海经》到《水经注》,从《大唐西域记》到《徐霞客游记》,这些著作,既是地理名著也是传世之美文。无论是《古文观止》还是中学语文教材中,都收录了许多描写山川名胜的文章,如《岳阳楼记》、《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赤壁赋》、《登泰山记》等,可谓美不胜收。
第二,提高科学素养,需要学习继承和弘扬古人旅游中所具有的探究意识和冒险精神。苏轼在经历了“夜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的探险,揭开石钟山得名之谜后,油然而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感想,这种感想充分体现了苏轼的科学探究精神。
第三,古人游历山川名胜时的丰富体验与感悟更为今人留下诸多精神遗产。阅读古人描写山川名胜的文章,了解中国古人的旅游观,对我们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乃至人文素养都是很有意义的。古人旅游,有的抱着开阔眼界、结交同道、恢宏志气的目的。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一个十九岁的小小少年,就有这样的志向,的确难能可贵。吴均在“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的天籁中感到身心的轻松,自然生发出“鸢飞冲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的感慨。至于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流露的与民同乐思想和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发的先忧后乐的人文情怀更是令人景仰。
胸怀书卷阅河山。大自然本身就是一部巨著。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正是因为他把天地当作他来此寄生的旅馆,把自然看成召唤他去品味的书籍。在他的眼里: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到处游历,是何等快意之事!
说到真正把自己的生命融入自然之中的人,不能不首推徐霞客。徐霞客一生游山玩水,走遍天下名山大川,饱览山水景色,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也使徐霞客的一生充满传奇与浪漫色彩。徐霞客一生逍遥自在,他脱离了世俗红尘,完全将自己融入大自然中,与萤虫同歌,与鸟鹤齐舞,与云霞共飞。这种境界与胸怀岂是凡夫俗子所能体会?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自然是人类永恒的家园,它的神奇与奥秘永远是人类探寻的兴趣所在;它的美丽与神韵永远都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你想健康吗,旅游吧!你想聪明吗,旅游吧!你想漂亮吗,旅游吧!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怀抱一腔豪情,身背一袭行囊,大家出发吧!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