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为师、美其道且慎其行
——论师德与当代研究生教育改革
作者:仇农学 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工会网
“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齐时早晚、任多少、适疾徐,造而勿趋,稽而勿苦,省其所为而成其所湛,故力不劳而身大成。此之谓圣化。吾取之。”这是汉代著名教育家董仲舒阐扬的“善为师”的必要条件,首当其冲的就是“既美其道,又慎其行”的师德。如此要求为人师者“美道慎行”,表明了对教师道德的高度重视并要求教师以身作则的意义,“经师”和“人师”是合二为一的。董仲舒把所述的教学艺术及其取得的成效,称之为“圣化”即“圣人之化”的功力。在董仲舒所讲的师道、师行中,表达着对教师的一些必备要求,即使在现代看来在所述的教学艺术中,也有不少合乎教育科学规律的原则方法,如量力性、循序性、及时施教与因材施教等等。他的教育思想虽然是精芜杂具的,但是“美其道且慎其行”的思想精髓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反复剖析的。
“德”这个概念实在很深奥,从经验的角度,德是在存在过程中能够实现一种和谐的秩序,一种模式。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师德高于普通道德,我以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警句,就是告诫教师,即使只做一天的教师,也要对学生负责。既为父,当遵循“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还要对社会、对科学负责,真正把为人师表当作自己的行动准则。
我长期从事农产品和食品加工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不断地努力以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应时代是职业的需要。目前高校普遍推行的研究生教育机制改革,其目标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其实质是构建新的研究生教育制度;其关键是落实导师责任制。我个人认为,作为研究生科研学术道路上的领路人,导师的师德师道对学生的言行、思维、观念和理想都起着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美其道且慎其行,我的为师之道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古语云:“在其位,谋其政,谋其政则当修其德”。纵观古往今来凡作教师者,无不应遵循育人先育德的标准,该标准的双重含义为:其一,育人者,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良好品格;其二,教育学生,应以德为先。教师的职责,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社会发展到今天,对教师的职责要求比以往更高。当今教师的责任,除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当好学生的人生向导。如启迪学生认识人生的真谛;培养学生正直向上的心灵;陶冶学生高尚美好的情操;锤炼学生乐观坚韧的品格;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适应当代社会生活;提高学生辨别善美丑能力等等。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必须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的需求。
“耆艾而信,可以为师”,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社会的进步,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大学教育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培养一个合格的优秀大学生至研究生,师生之间必须做到“师徒同体”、“师徒同心”。教师需要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
导师较高的科研创新水平是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前提,导师对研究生悉心指导、严格要求就不仅仅是出于道义和责任感,同时也关系到导师和学科的切身利益,其提高培养质量的积极性就有了更为坚实、持久的基础。研究生教育在以教书育人为主导追求的基础上,增加了科研收获的双赢内容。研究生也不仅仅是一名普通意义上的学生,而是具有学生和初级研究者的双重身份。所以导师的责任就更重大,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敬业精神,能够与学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做学生的严师挚友。
二、学而下厌,诲人不倦。
求学是一个人终生要面对的话题。大学时代起,我就从我的老师那里学到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并下决心将此作为自己终生的追求和信条。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孜孜以求,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
师道在于勤。只有勤学、勤思、勤省,才能在在迷茫的人面前沉稳一点,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面前谦虚一点,在强于自己的学生面前从容一点;才能在在浅薄面前深刻一点,在浮噪面前淡泊一点,在精神层面丰富一点。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知识容量在扩大。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学校教育虽说由师生两个主体共同完成,但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教师的主导、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途径来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导,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面对困难只有三个字,“解决它”。
对于农业,我有着天然的情感。在农村的劳动锻炼使我有了在思想上与农民,农村,农业的融合,从1972年开始,我开始了与农业难以割舍的情缘。而后在工厂的劳动,一方面培养了我坚忍不拔的吃苦精神,也树立了我立志用知识改变现实的理想。多年来,我的研究方向的轨迹可以说一直是沿着农产品的增值过程进行的。也就是说是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我的研究方向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难以割舍的责任。我不可能在所有的博弈中成功,但是我可以让自己向对手学习。人生失败不羞耻,耻辱的是不能向比你强的人学习。
我只是“沧海一粟”,如果说我这些年来的研究工作有什么现实意义的话,就是她衬托出了我们食品学院全体师生研究团队的创新精神。几年来,我们这个团队申请了十多项发明专利(获授权专利6项),发了上百篇较高层次的论文,出版了三本专著,获得了两项省级科学技术奖,成果使企业产生了比较可观的经济效益,培养了一批素质较高的科技人才。我们的研究成果,使中国苹果浓缩汁在国际市场上的腰杆更硬。
中国果汁企业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起步;九十年代中期大发展;又经过约十年成为世界第一。这期间,我也记不请多少次穿梭于学校和工厂之间。实际上,我只是起了一个“载体”的作用。我将在学校实验室得到的成果和信息带到工厂,又将工厂生产中的问题带回学校。当然,我也没有忘记推销我们的毕业生,这几年,我大概给三十多位毕业生介绍了工作。我的研究工作开花在实验室,结果在工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先贤们为像我这样的当代教师树立了一个虚心的榜样,这不仅能够提高认知水平,体现良好的师德,也能得到学生的信赖,亦树立了学生超越教师的信心,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渴求知识的热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现在的研究生从事的课题很大程度上强调研究的创新性,作为研究生,为了达到创新的要求,我觉得更多的还是要引导其进行二次创新或者叫集成创新。科学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原始性创新,必须有长期的积累才有可能做到。对研究生而言,如果个人对某个领域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在潜意识中觉得某些问题解决的关键应该在于某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如果当时很少有人注意此方面研究,则首先开始该方面的研究,那样就可能有很好的创新。但是用这种方法进行创新性的前提是在该领越有多年的研究经历。否则很有可能会导致研究的失败。有了这样苦思的经验,有了这样的煎熬,这样的自我批评,这样的坚强的精神支持,最终就会发现,学生们已经找到了一个知识的矿藏,这可能就是一个好的选题。
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科研活动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参与欲望。年轻的学生工作勤奋,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对新技术敏感,具有进取精神,再加上他们富有的批判和质疑精神,使之容易冲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在有经验教师的指导下,很可能在研究中作出一些突破。正是基于这种对知识的渴求、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学生们开始了科学研究的历程。刚刚参加科研,很多同学连食品学科的国内学术期刊都不清楚。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经历了查文献、问问题、做实验、独立思考、做论文等不同于课堂教学的过程。某同学在科研心得体会中写到,从查文献到写论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与悉心指导,使自己一环不漏地实践了科研活动的每一步,了解了从事科研工作的最基本的方法,体会到了循序渐进、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又如,在作论文时,老师要求反复修改多遍才准投稿,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也对自己震动很大。还有同学说说:“平日里老师安排的实验课,我们学生一般只是按照老师所要求的去做,缺乏自己的想法,主动性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而参加科研试验则是在我们自己查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由自己设计出一套实验方法,整个过程可以说完全是自己主动做的,因此自己对整个过程非常了解,并且此过程有利于促进自己思维的发展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
将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自身参与知识建构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的目的。我想,对当代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应当首推"继续教育,终生学习"的理念。只有坚持不断更新知识,充实自己,永远进步的毕业生才可能成为适应社会、适应时代的精英人才。
结合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培养研究生是现代研究生教育的成功经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往往就意味着有高水平的导师、高水平的学科。强调研究生培养要以科学研究为主导,就使得研究生“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创新”有了客观保障。科研工作要更好地服务社会,要着力加强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例如食品科学,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等,要有机地融为一体才行。我要把这个接力棒交给年轻人,这也是我对他们的期望。
三、有教无类,循循善诱
《礼记·学记》谈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劝学》中指出:“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引义”。所以,作为大学教师理所应当地发现和爱护那些敢于向教师挑战的学生,鼓励他们向老师挑战,超越老师。在大学校园里形成一个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积极进取、积极竞争、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机制。
作为导师不仅需要有耐心和智慧,更需要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善待学生,采用耐心说服、层层剖析、不急不躁、寻求解决的最佳方式,为学生指明方向,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兴趣,把学生道德品质的功能开发出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管行之难易,总要“行”才行。如果将传授知识比作园丁给苗木浇水施肥,对学生课堂以外的关心和教育则是根据需要对苗木喷药和修剪,这就是教书育人。多年来我奋斗在科研一线,我经常以我坚持的信念教育我的学生:Try, try again。
“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是我的教学理念。不是就事论事教学,而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从科学和技术的本质上理解和认识食品制造过程的共性和普遍规律。我时常劝勉学生:不要醒来的早,起来的迟。要取得科研的成功,既要有思想,又要有行动。概括起来,我认为所谓思想,就是要有使命感、紧迫感和为国家,学校以至个人争光的荣誉感;所谓行动,就是科研要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科研工作如果没有对社会作出过贡献,社会是不会接受的。这就是我在科学研究中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因,也希望我的学生能够继承我的理念。
此外,为社会培养有益的人,还应使他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都有积极贡献,需牢记这样的一个做人的目标永远不能丢失。而要做到这一点应具备的能力是一个永恒的能力,有始无终,永不完结,最终是盖棺论定,这就是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这种能力在课堂上是不可能完全学到的,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实践中学。即使学生取得了大量值得称道的科研成果,我也愿意这样告诫学生:社会不会再象老师那样,欣赏你们的天真清纯,社会将会关心但不会迁就你们这些年青的新成员,社会要求你们遵守规则,社会期望你们劳动、贡献。社会与自然一样奉行这样的法则:一个叫适者生存,一个叫春华秋实。
社会的经济在发展,资金的投向一年年在转、学术研究的热点一年年在变,新的学科、新的岗位不断涌现,旧的技术、旧的行业逐渐淡出。所谓适应社会,要求年青的大学毕业生调整自我的专业方向和就业选择,让自己的才华和特长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谐地合上节拍。
师生关系就该是以学生为本,定位在“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基础上,在科研、学习活动中导师对学生应持民主、尊重和爱护的态度,做到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
四、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仁”也是孔子师德观的基础。孔子说:“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师德修养首先必须强调“内修”与“慎独”,它是一个由“外”向“内”不断转化的过程。“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我们每个教师都应秉承这样的信念,“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既要“授业”,也要“传道”,做到“道德文章,堪为师表”,不做“教书匠”,争做教育家。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颗心是慈母般的爱心,这颗心是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她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教化力,她能彻底瓦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如能像慈母一样无微不致地关心、帮助学生,不嫌弃,不歧视,多给他们一点爱,学生就能增添无穷的力量源泉。
我教过的学生都说我要求严格,但我也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我经常根据自己的经历,帮助学生端正观念。每年新学期伊始我会新生做入学教育动员讲话,对稳定新生情绪,巩固专业思想起了很好的作用。针对学生在考研考博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对选择学校和专业的片面认识给学生提供比较全面的信息,指点迷津,收到了较好效果。我经常邀请学生来我的实验室感受氛围,培养他们参与科研活动的兴趣。我还将兄弟院系和一些重点实验室的良好学风及时向本学院学生介绍,帮助他们找差距、学先进、树新风。近年来,我参与指导本学院和外院系四、五个“挑战杯”项目,都是和学生约在假日或晚上,从来没有失约过。
连续几年,我把凡是教过的学生都带到有关工厂进行现场教学,而从未计较过工作量和个人劳累。通过参观实习,请技术人员讲课,拓宽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我为食品学院联系确定了两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为今后学生实习创造了条件。
出差时只要有机会,我总要找来一些已就业的学生听取他们对学校教学的反应意见,并告诉他们如何处人做事。学生们说,仇老师不但把我们扶上马,还要把我们送一程。至今,食品学院已毕业的八届本科生、研究生及好几届专科生中的不少人都经常与我保持着联系,遇事总是喜欢向我咨询。我相信煤的价值在于它献身于火的事业,我愿像燃烧的煤一样为教育事业而发光发热。
爱与尊重亦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我们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已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你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雨之云、无光之灯!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
没有什么比师魂的阳光更有无穷的魅力的了。
没有什么比师行的榜样更有无比的震撼的了。
从教至今,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师德不是靠讲出来的,而是靠内心世界的丰富、文化底蕴的提升、人格素养的完善。所谓德者,得也。教师师德的提升,关键还在于文化、艺术、心理、社会等诸多精神营养的植入。学高为师,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有个性鲜明的教育教学风格,把握教育问题的高超学术及和谐、感人的师生关系……这些无不闪现着现代教育思想的智慧之光。
守住心灵的宁静,建设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精神家园。
奉献——并幸福的生活着!
师德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任重而道远。“蜡炬成灰”的情操是不朽的,“甘当人梯”的理想是高尚的。愿每一位教师在师德观念上都能有伟大的创新和进步。
师心慈,师仪端,师风正,师志坚,师学勤,师业精,师纪严,师德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虚度光阴数十载,幸能为国育英才”,已过耳顺之年的我,愿继续播撒无尽的绿色,带来一个无比美丽的春天!
我送给我所有的学生一句话:年轻人,我的肩膀就是你攀登的梯子,踩着我的肩膀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