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中学

附中老教师赴千华古村、西津渡秋游记

预审:博达-刘亚芸 发布时间:2019-11-07

附中老教师赴千华古村、西津渡秋游记

作者:退教协 都金友

灵山古村传奇街 寻幽访古总关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遵循安徽师大离退休工作处关于深入开展"重阳节敬老月"活动精神,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领导和工会组织十分关心离退休老教师们的晚年生活,除平时经常深入一些患病住院的老同志的病房、家庭进行亲切慰问外,还特别关注离退休群体的精神生活,积极邀请老同志们参与学校的有关活动。继10月23日热情邀请老教师们参加校秋季运动会开幕式和有关娱乐活动后,又积极支持校退教协于10月29日组织老教师们赴镇江西津渡、千华古村开展一日游活动,有四十余位老教师并携部分陪同家属参加。

此次活动前,校退教协理事会的同志几次到旅行社了解情况,并结合老同志们的文化爱好和安全要求对游览线路作了认真的讨论和选择,千华古村位于句容市,距离芜湖143公里,西津渡距离芜湖187公里,这两个景点皆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单向车程2.5小时至3小时,我们接受旅行社建议,早晨7:30发车,先到西津渡,游览1.5小时,午饭后已近下午1点,再驱车40分钟至千华古村,游览1.5小时后于下午3:30返回,最后在下午6:00左右回到家中。安全、尽兴的游览来源于科学合理的安排,同时又对全体参与者提出了严密配合的要求,为此,我们在行前反复、详尽地做了大量提示、提醒工作,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上午10:30,我们按期来到西津渡,在讲解员的导引下,井然有序地先后游览了昭关石塔、救生会、观音洞、西津渡古街等景点。

西津渡位于镇江城西的云台山麓,是依附于破山栈道而建的一处历史遗迹。古渡依山临江,风景峻秀,三国时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这里原先紧临长江,滚滚江水就从脚下流过。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淤涨,江岸逐渐北移,渡口遂下移至玉山脚下的超岸寺旁。当年的西津古渡现在距离长江南岸已有300多米,我们在这里已看不到长江,看到的是古迹保存完好的西津渡古街。

西津渡古街全长约1公里,始创于六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建设,留下了如今的规模,因此,整条街随处可见六朝至清代的历史踪迹。这里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这里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2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

我们结队进入景区大门,沿着一条民房巷道直接来到西津渡古街中段东部的街口,沿街向东拾级而上,来到一座当街古塔前,这就是著名的昭关石塔,昭关石塔是元代建造的过街石塔。石塔塔基的东西两面都刻有“昭关”两个字,故称“昭关石塔”,塔高约5米,基座为一券门横跨于当街,佛教的解释塔即是佛,所以我们从塔下的券门经过就是礼佛,是对佛的顶礼膜拜。元代藏传佛教盛行,煞费苦心地建造了这么一座过街石塔,可见当权者用心之良苦。昭关石塔为省文物保护单位,据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考古鉴定,一致认为昭关石塔是我国惟一保存完好、年代最久的过街石塔。

参观过昭关石塔之后,继续向东行至十几米处左侧,便来到另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救生会的门前。救生会始建于康熙三十一年(1693),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事实上,救生会的创设应追溯到宋代。救生会,顾名思义就是济渡救生的意思,是带有慈善性质的水上安全救助机构。隋唐以前,镇江江面宽40多里,到唐代时还有20多里宽。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就留下了“江风白浪起,愁煞渡头人”的诗句。每每风起浪涌,船工和渡客的呼救之声格外惊心动魄。唐天宝十年(722),一次就有数十艘渡船沉没;南宋绍兴六年(1136)一艘渡船离岸不久即遇上风涛,连艄公在内的46名渡客无一生还。明万历十年(1582)的一次狂风竟摧毁了千余艘漕船和民船。由于西津渡特殊的交通位置和军事地位,加强安全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到了宋代,统治者更是将镇江视为漕运咽喉。于是,当时的镇江郡守蔡洸在西津渡创设了救生会。清代后期,镇江和扬州的绅士发起成立了京口救生会、瓜洲救生会和焦山救生会总局,专门从事义务打捞沉船和救生事宜。那时的救生船漆成红色,俗称红船。桅杆上醒目地挂上一个虎头牌,意思是奉皇上圣旨救人,船上铜锣一敲,任何人不得阻挡。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因为连年战火,民生凋敝,救生会遂无以为继,逐渐显得力不从心。1923年,镇江与扬州士绅再次联手,成立了普济轮渡局,并购买了一艘“普济号”轮船从事渡江业务,大大减少了事故的发生。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救生会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镇江救生会从宋代开始创设,此后代代相承,鼎盛时间还发展到南京、武汉等地,功不可没。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可谓举世无双。

出了救生会展馆门口,两个随行导游站在对面的观音洞门口格外小心地招呼大家注意脚下安全进去,因为观音洞的参观通道颇为狭窄,从逼仄的楼梯上去,年纪大腿脚不方便的耄耋老人甚为不便,尽管这样,除了极个别老同志留在底层徘徊浏览外,绝大多数老同志还是游兴不减,大家互相提醒扶携着鱼贯而上,坚持参观完全程。

观音洞的建成有其传奇的传说渊源。历史上镇江的江面是非常开阔的。老百姓有一句俗话说,“长江无风三尺浪”,一是说它的气势,二是指它潜藏的危险性。传说,有一天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脚踩祥云途经镇江,亲眼目睹了江面上船毁人亡的惨烈一幕,于是伸出援手,将挣扎在波涛中的遇难者救上了岸。人们感念于观世音菩萨的恩德,在昭关石塔旁的山体上凿成了观音洞,表达了人们祈祷平安的一种美好愿望。

观音洞始建于宋朝,清咸丰九年(1859)重新作了修葺。观音洞的洞门外有一个三层的铜鼎,洞口上方有一块石额,上面刻有“观音洞”三个字,为宜兴陈任旸所书。石额两侧悬挂着已故茗山法师题写的对联:

兴无缘慈随类化身紫竹林中观自在

运同体悲寻声救苦普陀岩上见如来

洞内迎面而立的是一座白石观音立像。观音菩萨左手持净瓶,右手上指,神态娴静而安详。观音像两侧是已故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金山江天禅寺方丈慈舟法师的手迹:

二水汇流慈航普渡江宽当有岸

一洞钟灵悲心慧眼法行自无边

在观音洞的两侧还有两处神殿。东侧是眼光菩萨的“普陀岩殿”,西侧为地藏王菩萨的“地藏殿”。

从观音洞的栈廊里走出,我们回到西津渡古街,开始自由活动。我们三三两两漫步于青石板铺就的古街街道,沿着古街一路往西走,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两层小楼把我们带回到那笙歌曼舞的年代。古街上的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遗迹。砖木结构,飞檐雕花的窗栏一律油漆成朱红色,给人以“飞阁流丹”的感觉。现在,我们仍能清晰地看到沿街“民国元年春长安里”、“吉瑞里西街 ·1914” 、“德安里”等门额题匾。据导游介绍,从观音洞下行一直到现在的长江路,这短短的几百米长的街道上竟有各式店铺150多家。从行业种类上看,大致有饮食、起居、文化多方面的,当然,这里还有许多为船家服务的店铺,诸如木匠店、缆绳店等。青石板路面上那深深的车辙足以证明这千年古渡、千年老街当年的繁华。那错落有致的两层小楼,那翘阁飞檐,那窗上的雕花,那斑驳的柜台,那杉木的店铺板门,无不向我们娓娓诉说着“千年古渡,千年老街”的沧桑。走在这条被车轮磨砺出深深印辙的青石板路上,耳边传来了千年的历史回声,这一切使我们情不自禁地激发出无限的遐想和思古之幽情。不仅如此,西津渡还是宗教与世俗、人文与自然的和谐交融,本身就是一部令人玩味无穷的历史长卷,西津渡古街的居民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沉浸在历史的氛围中,悠闲自在地生活着。西津渡古街正以它独有的魅力强烈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和考古工作者的目光。这就是令人回味无穷的西津渡,这就是蜚声中外的西津渡。

与西津渡略为沉重的历史观感不同,下午对千华古村的游览让我们感觉颇为轻松。

千华古村,座落于镇江句容市的宝华山下,宝华山原名叫“花山”,因春季时黄花漫山遍野而得名,后因南北朝时梁代高僧宝志来此结庵讲经,遂易名叫宝华山。高僧宝志,便是传说中的济公和尚。现今,千华古村里还能见到济公和尚的雕像。

据说乾隆皇帝先后六次下江南,六次都到达了宝华山上的隆昌寺,还每次都是下榻于这个古村,并为宝华山留下了这样的诗句:“水流石不动,山静云自飞” 。

千华古村的重修,也是近几年的事,清一色的明清建筑,它依托宝华山的山水风景,以及隆昌寺的禅文化,展示了中国清朝时期的民俗文化和古代市井生活。虽说是个彷建的古村,但古村的街坊倒是修得有模有样。店铺沿街一字排开,门头都是古体字撰写的匾额,锦旗制作成的店招牌随风舞动,房前屋后挂满了红灯笼,以及悠长的青石板路面。

此外,还有一条河流,据说是南京秦淮河的发源地之一。

古村里还聚集了一群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在千华古村民俗表演广场,游客可以领略中国古代民俗技艺的魅力,可以观看江湖绝活:巾幡、变脸、喷火、爬刀山、街头驯猴、驯老鼠、木偶戏、古彩戏法等传统的民俗节目,还有街头那些活灵活现的雕像相映衬,惟妙惟肖地再现了当年明清时期宝华山的热闹与繁华。新建一座古村也许不难,但古村的人文、古村的传统却是要有传承的,否则游客也就只能看一些仿古建筑而已。游千华古村,除了让你沉浸于昔日的市井生活氛围之外,还能让人重温一则历史掌故,一段传奇佳话。

秋景引闲步,山游不知疲。短暂的一日秋游很快结束了,但老同志们的兴致依然盎然,谈起这次秋游的收获,大家纷纷表示感觉充实、丰富,虽然时间紧凑,只能走马观花,匆匆掠过,但悠久的历史文化品味和舒畅旷达的心情充盈胸襟,为我们平淡的退休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有几个稍微年轻一些的退休老师还打算三五好友结伴,再来此处住上几日,来个二日或三日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