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中学

考前紧张情绪 不用刻意压制

预审:博达-刘亚芸 发布时间:2013-06-06

考前紧张情绪 不用刻意压制

来源:大江晚报 记者:程茜

马上就高考了,对于大多数的考生来说,考前多少会有些紧张情绪。“不用太在意,将注意力放在答题上就可以了。”皖医弋矶山医院的心理医生王瑞权认为,适度的紧张属于正常现象,且有利于考试发挥,考生不必担心。需要警惕的是过度紧张引发的焦虑,一旦出现要及时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

中不溜的学生易焦虑

夏玲(化名)是高三考生,学习成绩在班里处于中等水平。在一系列模拟考试后,成绩有所退步,这让她感到很沮丧。课后,她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但却不见起色。反而是一些以前不如她的同学,成绩有所提升。这让夏玲更加着急,不良的情绪不仅影响了食欲和睡眠,也令她复习时无法静下心来。考前几天,女孩甚至出现了厌学、畏惧的情绪。

王医生说,他每年都会碰上这样的孩子。“成绩最好的少,最差的也少,中不溜的学生最容易考前焦虑。”这部分学生的共同点是性格好强,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不能接受失败,外在表现为坐立不安,吃不好、睡不好,注意力难以集中,遇事采取回避的态度,比如不能听到高考两个字、一到校门口就莫名烦躁。

对于这种情况,心理疏导是最重要的,“不要总跟同学比成绩,而只需关注自己的进步”。同时,要学会接受现实,一味地回避是最差劲的办法,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容易形成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的态度,恶性循环。“实际上,当人们勇于面对现状时,焦虑情绪自然会减轻。”

考试手抖没关系

一般来说,高考前的焦虑是短期的,随着高考的结束,会自然消除。所以,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无需太过担忧。

考试中,有的学生会出现手抖的情况。对此,王医生表示:“手抖不要紧,手抖也要继续书写。不要刻意去控制、协调,专注于答题。当你的注意力转移后,会发现手反而不抖了。”

临床工作中,王医生还注意到,高考前有些考生家长比孩子还紧张。这是因为这些父母在潜意识里把孩子当成了自己,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但这样不好,父母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孩子。如果家长焦虑的话,应该找其他人倾诉,而不要通过批评、责骂的方式,将负面情绪释放在孩子身上。“考前尤其如此,家长既不要情绪起伏太大,也不要过于小心翼翼。”

“三招”缓解过度紧张

那么,有哪些简便易行的方法可以缓解考生的紧张情绪呢?一是“表象训练”法,考前一两天,考生可以在脑海中想象进入考场的场景(注意保持轻松的心态),想象自己如何走进考场,如何拿到考卷,如何开始解答题目。解题中即使遇到难题也不怕,尽力解题就行了。

二是“放松训练”:用鼻子吸气,然后屏住呼吸5秒钟,再用嘴呼气,反复多次。这样做可以让呼吸变得平稳,能放缓心跳,有效消除心慌、胸闷等躯体症状。考试中,如果感觉头疼,也属正常,可以做几次深呼吸,或者按摩太阳穴。

三是适当运动。焦虑是由于心理压力没有得到释放而产生的,运动过程中可以释放一些压力,而且运动之后的疲劳感也会大大缓解焦虑的情绪。所以考前一两天,可以做些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