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本网讯(附中 李居旖)3月31日至4月1日,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国旗下演讲、红色教育基地瞻仰等环节,引导青年学子缅怀先辈、铭记历史,厚植家国情怀。
3月31日,全校师生齐聚操场,高二(00)班李嘉妮同学以《清明火种照山河,少年执炬破长夜》为题进行国旗下演讲。她从清明节的农耕文化渊源谈起,串联起赵一曼、文天祥、林觉民等先烈的精神丰碑。“未惜头颅新故国”“丹心难灭”等铿锵词句,与乡村振兴、科技强国的当代成就相呼应,诠释了清明不仅是追思的时节,更是传承信念的契机。演讲中,她号召同学们以“不熄的灯光”延续“井冈山上的星火”,让青春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
4月1日,学生代表赴王稼祥纪念馆开展实践活动。在园区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系统学习了王稼祥同志从革命家到外交家的奋斗历程,深刻感悟其“一生忠诚于党”的精神品格。随后,全体人员整齐列队,奏唱国歌、默哀一分钟,并向王稼祥纪念碑献花、行三鞠躬礼。教师代表代良臣在发言中表示:“同学们要坚定继承优良传统,感恩老师、父母的辛勤付出,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活动中,全体团员重温入团誓词,铮铮誓言回荡在王稼祥雕塑前;最后,师生共同瞻仰纪念碑并合影,将庄重仪式转化为永恒记忆。
本次活动以清明节为契机,将传统文化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德育处副主任谢莉表示,通过“听、说、行”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学生不仅加深了对革命精神的理解,更在躬身实践中强化了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