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景东名师工作室”与无为三中开展联合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共促教科研发展
本网讯(语文组赵瑜、钱睿)为进一步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及辐射作用,促进教学交流和青年教师成长,推进实施芜湖市语文教学教研专项工程,10月23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严景东名师工作室”与无为三中联合开展的高中语文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在无为三中举行,芜湖市教科所教研员辛卫华、孔立新受邀前往指导。
本次联合教研活动分“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研讨交流和专家点评三个环节。课堂教学由无为三中的朱再枝老师和附中的周训宜老师分别执教《记念刘和珍君》,朱再枝以文章语言的“唠叨性”为切入点,品味语言特征,以“唠叨”见刘和珍的人物形象,从而体会作者丰富复杂的情感内涵。周训宜则通过师生共同细读文本,感悟鲁迅先生“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文字力量,并将“悟理”作为合作探究留给学生。课程结束后,与会教师从不同角度评课议课,分享观摩感悟和心得,就所得所思进行深入探讨和思想碰撞,交流充分、讨论热烈。
点评环节,辛卫华、孔立新做指导性发言。朱再枝对鲁迅语言的“唠叨性”特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孔立新对此给予了肯定,并赞赏其表现出的勤思探索精神,同时勉励两位老师要坚定专业发展之路,不断践行和突破。辛卫华肯定了两位授课教师“以情为主”教学点的选择,就语文教师的情怀涵养、思维训练和成长方式发表了真知灼见,他鼓励语文教师大胆探索,严谨落实,以“生本”和“文本”为基础,不断践行教师职业发展之路。
活动最后,附中教科研室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严景东就教学理念、课堂生态、预设与生成、师生关系等问题,与参会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无为县教育局中学语文教研员何章宝高度评价了教研活动的意义与价值,表示对今后的市县联动、校际交流充满期待。来自芜湖一中的潘巧芳老师表示,工作室不仅提供了学习机会,更激发了教师的内在成长动力,学员们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且行且思,不断进步。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搭建了工作室与学校交流的示范性平台,内容丰富,启发良多。新课改背景下,通过交流与研讨、专家与老师共享学术信息,形成教育合力,为下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奠定坚实的基础。
无为县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及工作室全体研修人员参加此次活动。(编辑:汪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