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中学

【大江晚报】从无心到有心,阳光少年的科技创新路——安徽师大附中石畅林

预审:博达-刘亚芸 发布时间:2018-04-16

从无心到有心 阳光少年的科技创新路

来源:大江晚报 时间:2018-04-14

tu

各种奇思妙想、各类科学小达人……都将在本月底举行的安徽省第3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亮相,而安师大附中高二(13)班的石畅林也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发明的一种辅助车辆翻越断崖的装置不仅申报了本届科技创新大赛,还申请了个人专利。17岁的阳光少年就这样开启了他的科技创新之路。

“无心”走上创新路

石畅林走上科技创新路,完全出于他的奇思妙想和动手能力。他从小就喜欢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玩具,连发的弓弩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小时候特别喜欢玩弓箭,经常自己做一些机关类的东西玩,对买回来的玩具也喜欢改装。”石畅林说,家里资源比较多,他就利用各种物品,自己改装玩具甚至工具,通常而言,效果还不错。螺丝刀一般只能拧一种螺丝,但经过石畅林的改装,一把螺丝刀竟可拧多种螺丝。

除了改装,石畅林还是个“航模控”,小学三年级,在学校的众多兴趣课中,石畅林一眼就看上了航海模型班。当时只是拼装船只模型,“在学校拼,回家也拼”,一直拼到了小学六年级。“小时候的船挺多的,一个学期都会拼个四五条,拼完放家里。”小学毕业后,石畅林家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航海模型,非常壮观。

“对于动手制作的小玩意,我爸爸妈妈一直持肯定的态度,并且还给我买了很多相关的工具和玩具,让我在规定的尺度内自由发挥,而不是随大流把我送进各类补习班。”石畅林说。

“有心”探究终成真

石畅林喜欢把每一次的奇思妙想都运用到实际,那些改装后的小玩具和小工具让他看到自己身上的潜力,加之对此也挺感兴趣,他的创新之路,从“无心”走向了“有心”。

去年高二上学期,学校要求学生们交一份科技创新作品,参加安徽省第3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石畅林一直就想研制一个可以辅助车辆在野外翻越斜坡和断崖等地形的装置。这次他想借此机会去试一试。

思路有了,怎么实现呢?石畅林在网上搜索了一番,没什么结果。“决定去超市转转,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启发,将其运用到我的装置上。”石畅林说。在一次使用修正带时,他发现其原理是利用两个互扣在一起的齿轮互相联动,一个把带拉出来,另一个把用过的带拉进去。用力压增大摩擦力便可以涂改错字。定向的齿轮,棘轮?石畅林顿时产生了灵感。于是,他立即买来塑料及泡沫,用玩具翻斗车进行改装,雕刻、打模、上螺丝……花了一个月左右时间,效果不理想。“这种装置不完美,不可行,我的这个装置要求轮子只朝一个方向运行,可这个还是不能定向旋转。”随后他找到物理老师张克余,老师推荐找一些零件加工厂。在安徽师范大学老师的指引下,石畅林带着想法多次到芜湖县寻求可以做这些装置的金属加工厂。为此他去图书馆翻阅各种有关书籍,上网搜索视频、图片,再绘制图纸,可加工厂制作出来的成品还是不能实现石畅林的构想。在张克余老师的帮助下,石畅林决定用3D打印机试一试。“开始打印出来的是空心轮,很容易破损无法安装。”石畅林说,面对多次失败,他还是不甘心。后来想到用实心轮,终于可以安装起来了。金属板、斜支撑架、梨形扣、棘轮、橡胶垫再加上环扣,整个装置从设计到完成花了石畅林三个多月的业余时间。“我这个装置的构造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尤其是在野外行驶过程中,可以轻易翻越斜坡和断崖,从而实现自救。”石畅林向记者介绍,“这个装置不仅提高车辆的通行能力,还可以根据翻越断崖的高度和车辆的不同进行灵活组合,以满足翻越不同断崖的需求和不同车辆的使用需求。”

动手实践收获丰

石畅林虽然参加过一些交流展览,但从未参加过发明比赛。在他看来,创造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业余爱好。他也期待在这次大赛上其发明的装置可以得到认可,期待在这个科技创新的舞台上尽情挥洒才华。在实践中,石畅林总结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科技创新就是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发明创造中,把生活中现有的东西加以改进,使其更符合生活需要。”“它会使社会发展得更好,生活更便捷。”“不怕想不到,就怕不去想。只要多一些想法,留心观察生活,灵感会油然而生。”

谈到未来,石畅林想考一个研究车辆工程的大学,对燃料损耗、环保以及无人驾驶方面有更深入的探索。石畅林是一个阳光的男孩,他说自己的业余生活非常丰富,除了喜欢小发明,还喜欢足球、篮球、唱歌,拉小提琴,这些兴趣爱好都给他的创造发明带来了很多灵感。

科技创新需要天赋,需要机遇,需要氛围,但更需要阳光的心态,主动探究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信念。“不怕想不到,就怕不去想。”祝愿石畅林在此次大赛上获得佳绩,同时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成绩。也祝愿亲爱的小读者们,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属于自己的“新”发现。(记者陈轶敏)

媒体链接:

http://epaper.wuhunews.cn/djwb/pc/content/201804/14/c25445.html

从无心到有心 阳光少年的科技创新路.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