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中学

探访徽文化 收获新体验

预审:博达-刘亚芸 发布时间:2017-09-28

探访徽文化 收获新体验

——2017-2018年度安徽芜湖地区AFS学生抵达后培训顺利举办

本网讯(AFS项目办 喻磊·文图/汪晨雨·编发)9月19日至20日,安师大附中和安师大附外在安徽省泾县联合开展了AFS学生抵达后的培训活动,带领学生们体验了徽州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来自两所学校的4位来华学生方澈(Sara Mellini意大利)、杨若愚(Gustavo Quezada智利)、胡缘(Séphora Bene法国)、孟成真(Adel Khasanov俄罗斯)、AFS项目负责老师和接待家庭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

9月19日上午,师生们驱车前往此次徽文化之旅的第一站,位于泾县西南桃花潭镇厚岸村的王稼祥故居纪念馆。王稼祥是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之一,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拓者。他曾在圣雅阁中学求学,视芜湖为第二故乡。安师大附外的两位同学看见圣雅阁楼的老照片,得知自己原来和王稼祥是校友,激动不已。孟成真还发现王稼祥使用过的冰箱是俄罗斯制造的,分外开心。第一站的参观学习,让师生们对王稼祥同志有更深的了解,也让孩子们熟悉了学校的历史,激发对中国学校的热爱之情。

下午,大家抵达第二站泾县桃花潭景区。穿过悠长的石板路,走进高大的祠堂,站在青弋江边,遥望青山绿水,黑瓦白墙……老师现场教学,学生们用磕磕绊绊的中文吟诵起李白的《赠汪伦》,情景交融,充分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多年来,安师大附中在AFS课程中重点开设了中国书法的课程,上年度的AFS学生陆露(Anna Butticè意大利)更成为首个在芜湖市中小学生书画现场比赛中获奖的外国学生。而书法所用的宣纸正产于泾县。历经千年的宣纸工艺,是中国造纸史上的一大奇迹,在2009年被列入世界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了让学生们近距离地感受中国传统造纸工艺的魅力,20日上午,老师们带大家走进了中国宣纸博物馆,探寻文房四宝。

宣纸的制作,采用产自泾县境内的沙田稻草和青檀皮,不掺杂其他原材料,利用当地特有的山泉水,按照传统工艺,一张纸从投料到成纸,需要一百多道工序;而决定成败的就是手工捞纸。所谓“捞纸”,两个人抬着纸帘在水槽中左右晃动,一张湿润的宣纸便有了雏形,整个过程不过十几秒。在仔细观看了CCTV《大国工艺》中介绍的周东红工艺师的捞纸过程之后,大家跃跃欲试。杨若愚一次完成,方澈火候没有拿捏好,接连三次都失败了,在大家的鼓励下第四次起水成功!拿着自己制作的宣纸,来华学生们知道了宣纸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手工制品,它是中国书画的载体,凝聚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它更是一种承载着自然地理与人文的文化现象。

此次抵达后的培训不仅在互动合作中拉近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对于彼此学习生活情况的了解;还让AFS学生体验到文化差异,感受到徽文化的深厚底蕴,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热情;也帮助来华学生、AFS项目老师、接待家庭为下阶段学生适应中外文化、融合学习生活做了更进一步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