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中学

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有什么变化?

预审:博达-刘亚芸 发布时间:2011-03-28

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有什么变化?

来源:《大江晚报》2011.03.21

2011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近日公布,记者请省示范高中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相关学科的高级教师或骨干教师,谈谈今年的高考说明,有哪些新的变化以及备考策略?希望他们的分析对考生有所帮助。

语文变化有四

(张祥云/高级教师)

《考试说明》解读。与去年相比,安徽省《考试说明》变化有四:一是将“不写错别字”部分的“要求文中的汉字书写正确。书写错误的,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改为“要求文中使用现行规范汉字,书写正确。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二是“题型示例”变换较多,达到了一半以上;三是 “附录”背诵的篇目首次增加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选修)》要求背诵的部分内容,以拓展考查的范围,为高考命题提供必要的空间;四是“附录”中的“语文典型试题分析”调整为“语文试题分析”,将2010年安徽高考语文试题的每个题目从“试题立意”、“难度系数”和“试题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剖析,以期对考生的复习备考有所启迪。但从整体上来说,今年的考试说明变化不大。

命题趋势。结合安徽省考试说明“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来看,2011年我省高考语文试题在考查内容、试题呈现方式和试卷结构上与2010年相比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不过在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语文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理念会逐渐得以渗透。试题将更加重视考查考生的思维过程、文化积淀和情感素养,重视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关注自身的情感体验、关注表达。试题的相关情境设置将更加科学化、生活化和情趣化,试题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将进一步增强。试题考查的将不仅仅是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而且是涉及包括书写习惯等在内的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备考策略。第一要做好每个考点的梳理工作,力求做到考点明白,要点清晰,重点突出,减少复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认真梳理近两年课改实验区的高考语文试题,尤其是广东、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的试题,仔细分析这些试题命题的角度,把握命题的特色,进而廓清今年我省考试命题的基本走向,从而增强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要重视表达能力的提升,讲究表达技巧。现代文阅读题,答案应力求运用原文的字词句,保持原汁原味的特点;文言文阅读题,要重视词句的理解和积累,强化对课内文言文的归类整理工作,重视把握阅读文本的基本内容;作文写作题,要关注各类题型的写作特点,切不可盲目猜题押题,要不断挖掘写作素材,语言表达上要有“讲究”而不能“将就”,尽可能地使文章既具有表现力又具有文学色彩、思辨色彩。第三要做“精”高考题,“精”做模拟题,不能本末倒置。历年的高考试题是我们在复习时必须重视的宝贵财富,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尽可能地把近几年的高考题做一做,分析命题方向,把握命题要素,总结答题规律;同时我们还要善于对堆积如山的模拟试题进行甄别,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尤其要关注新题型的演练,关注新材料的收集。第四要注重答题技巧,力求减少失误。一要看分值答题,避免盲目性,通常情况下,答案的每个要点各占2分,如果是8分题,基本分为四点作答,依此类推;二要分条分点作答,不能主次不分、胡乱书写,尤其是现代文阅读题。三要具有针对性,绝不能概念化、笼统化,每个答案都要结合具体要求、结合具体语境作答,千万注意避免套话及假大空的答案出现,特别是古代诗文赏析、现代文阅读题、文言文翻译等,否则只会自尝苦果。

数学试题或将更加灵活

(程齐平/骨干教师)

今年安徽省的《考试说明》作了微小变化,删除个别难点,题型示例减少两题,部分样题更换,更换的试题明显更灵活,数学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及五大数学能力要求体现更到位,预示今年我省高考数学试题或将更加灵活。与去年相比,数学科目在考点上的变化———文理科数学都删去概率中的其一考点,理科删去了超几何分布。

选择题、填空题的可能命题方向:(1)以集合为背景的试题:其中可能与融合不等式、方程等知识;(2)复数的运算:仅涉及具体的运算,千万不要搞得过难过深;(3)算法:主要考查三种结构与五种语句,填、选或补全程序框图或其结果;(4)统计:考点较多,主要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线性回归方程、散点图等;(5)线性规划:目标函数的最值、可行域的面积及距离等;(6)常用逻辑用语:判定命题的真假、充要条件、命题的否定;(7)三角函数:求值(角)、图像变换、求解析式、周期性等性质的判定、解三角形等;(8)三视图:用三视图给出几何体,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计算或判断位置关系等;(9)解析几何:主要考查直线、圆或圆锥曲线的方程、几何性质、位置关系、参数取值等;(10)数列:数列的概念、等差与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其运用;(11)函数、方程、不等式的小综合:涉及最值、解不等式、参数范围等;(12)平面(空间)向量:或与图形结合,或从算式出发,考查向量的运算。也可能与平面几何或解析几何相结合,命制小型综合题;(13)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理科), 概率的计算(文科);(14)导数与函数的性质:求函数的值、定义域、值域或最值,图像的变换、性质,给式判定图,给图判定式等;(15)极坐标与参数方程:选考内容,单独成题,极、参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16)零点与二分法:判断(推算)零点的范围等;(17)定积分:(理)会套用牛顿-莱布尼兹公式进行简单函数的积分计算。 解答题的可能命题方向:(1)三角函数:求值、求解“四性”、图像及其性质、图像变换、解三角形及应用;(2)立体几何: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空间角的计算(理)、面积体积的计算(文)等;(3)概率统计:概率的计算、分布列期望方差的计算等;文科将偏重与统计知识相结合的考查方向;(4)函数综合题,导数及其应用:除传统的应用〔考查四性、恒成立中参数的取值范围等〕,可能还会考查不等式的证明、研究方程的根,还有可能命制实际应用题;(5)解析几何:求简单轨迹的方程、取值范围问题、位置关系问题、定点定值、最值问题等;文:以圆或椭圆为背景,理:以椭圆或抛物线为背景;(6)数列:求数列通项公式、前n项和,并在此基础上解决其他问题,如求取值范围、证明不等式、比较大小等。

备考攻略:1、侧重于支撑学科体系的主干内容的考查:函数、数列、不等式、三角、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是高中数学的主干内容,也是高考所考查的重点。 核心知识是不会有意识回避的,诸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三角函数简单的变形、不等式的应用、等差(等比)数列、曲线与方程(直线、圆、椭圆)、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几何体的有关计算、概率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在每年的试题中都会重复考查,相信在2011年的试题中也会有所体现。2、侧重于必修模块的考查,文科考试范围仍是:必修1至5、选修1-1、选修1-2,列入理科考试范围的仍是:选修2-1、选修2-2、选修2-3、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绝对值不等式)。我省试题通常必修约占70%,选修约占30%,从模块可以看到三年来高考数学试题中必修模块的内容所占的权重比较大一些。这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2011年依然会延续这种做法,考生在备考中要注意有所侧重。3、侧重对课标新增内容的考查:所谓课标新增内容包括算法、样本估计总体、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独立性检验、全称量词与特称量词、定积分、推理与证明、参数方程、极坐标、条件概率等,此外还有一些新增加的概念,如函数零点、两点分布等。4、考生还需要关注一些尚未出现在试题中的知识点———必修1:幂函数、二分法、函数值域、函数模型的应用;必修2: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球的面积与体积、空间直角坐标系;必修3:系统抽样、对立事件、互斥事件;必修4: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扇形面积、正切函数图像、两角和差的正切公式;必修5: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数列求和(裂项法);选修2-1:全称量词与特称量词;选修2-2:类比推理、复合函数求导、导数与切线、共轭复数;选修2-3:两点分布、二项分布、独立性检验;选修4-4: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参数方程、压缩变换、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

英语基本保持稳定

(王万元/骨干教师)

今年《英语科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考试性质、内容和要求、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均与去年保持一致。今年我省自主命题的英语试卷仍将维持前两年的试卷风格,即在考查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将依然围绕“三语”,即:语境、语篇、语感,充分体现时代性、教育性、交际性和实用性。在试卷的题型、题量、区分度等方面、以及题目的立意、情景的创设、考点的设置、试题的选材等都会保持稳定,严格依据《考试说明》,不会出现偏题、难题、怪题。

变化主要表现在:一、语法项目表的变化部分:时态部分增加到了10种,增加了将来进行时和现在完成进行时;复合句中,同位语从句未列入;增加了“强调”和“虚拟语气”;增加了“功能意念项目表”(社会交往、态度、逻辑关系等11大项,68条);增加了“话题项目表” (个人情况、文学与艺术等24条);二、突出在语境中考查知识点。要求考生在特定的语境(包括单项填空和任务型读写等题型中的微型语境)中灵活运用语法、词汇和语用知识来完成特定的任务;三、关注36个常用动词的词组的考查,这36个动词分别是:ask ,break ,bring ,catch ,do,expect ,feel,find,get,give,go,have,help,hold,keep,know,leave,let等;四、突出对词汇的“要求理解”和“要求掌握”的两方面的层级考查;五、紧扣全国新课程考试大纲,关注词汇词性的考查。

备考建议:1、平日上课做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即掌握必学单词、词组(3000),特别要重视2009、2010、2011年连续三年考纲新增的词汇。“两个基本点:即 1)、掌握基本语法:词法和句法。没有必要全面复习语法,要选择重点,练习跟上; 知识点重组、归纳。 2)、弄清自己概念不清的知识,重点做易错题。2、平日上课做到“两个务必、三个实在”: “两个务必”:即 1)、务必每周五天定量限时完成一篇完型及三篇阅读(含任务型读写题);2)、务必每周发自内心地认真写一篇书面表达,请老师帮忙批改。训练书面表达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基本句型的准确应用,在有效训练语言表达的灵活变通的前提下,确保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要关注书面表达训练题的题材和体裁的多样性,尤其要注意半开放性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对书面表达能力较弱的同学来说,多背诵些不同类型的范文不失为一条捷径。“三个实在”: 1)、实实在在地把以往的错题再认真地重做一遍,寻找差距,并适时找出现阶段自己的不足; 2)、实实在在地在每次月考后根据老师的试卷评析来适时总结整理出自己在大考中还有哪些不足;3)、实实在在地把专题训练与模拟题训练结合起来完善自己的解题技能。

地理考试范围有所变化

(张红军/骨干教师)

2011年高考地理考试说明在2010年考试说明基础上做出了调整,其调整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使高中地理教学能更为准确地贴近生活,让位于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使源于生活的地理知识更加真实、有用。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的变化

强化了对地理空间定位的要求。对于学生从试卷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考核,2011年高考地理说明中明确提出“试题中反映的地球表层空间位置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地理事物、现象的信息”。

注重对数据与图表间的转绘能力考核。在考核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时,注重学生的地理图表的判读、填绘、地理数据与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能力;在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时,除了常规的考核手段外,今年额外增加了“运用地理图表进行定量表述”。

注重对学生问题研究能力的考核。今年首次提出“考生要能够针对性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的名称和研究要素,制定科学的研究方法,选择合理的研究方法,确定所需资料的内容和搜集途径”。

二、考核内容的变化及其策略

删除“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是弱化当前高中阶段对“宇宙中的地球”的烦难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还删除了“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数字地球的含义”和“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等内容;增加了高中地理必修内容中的“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对地区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生产、贸易等情况”、“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等内容;调整了不同尺度自然环境的考核范围,由原来的“不同尺度区域地形、气候、河流等的主要特征”更改为“世界主要河流、湖泊及其主要特征”。此外对部分考试范围作了顺序上的调整和补充。考试范围的变化可能代表高考地理的方向变化,但高考对高中地理的主干知识和综合能力考查不变。

政治调整三个考点

(余良/高级教师)

2011年我省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在“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上没有变化。政治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与去年相同,但在考试范围上做了一些调整。变化主要集中在必修一和必修二两个模块中。将《经济生活》中的“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纳税人”、“负税人”等三个考点删除;同时调整了三个考点:其中《经济生活》第七课的“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调整为“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政治生活》第一课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调整为“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二课的“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调整为“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等。这些删除是因为教材内容的修改,而调整主要是根据社会客观情况的变化作出的;调整部分的内容有必要引起我们多加关注。在“题型示例”上,虽然具体的例题有一部分作了改变,但题型没有作出较大的调整;只不过探究题的要求更高,更具“探究味”,不仅有综合性较强的设问,而且有要求知行统一的开放性的设问,这点有必要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

备考策略:1、依据说明,夯实基础。高考政治试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原理或观点去针对性地说明某一个具体的社会生活现象或者问题。这一要求的前提是扎实的基础知识,因此,考生要对照考点,夯实基础,形成知识框架。2、关注热点,提高效率。在复习中,考生要特别关注年度内党和国家重大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内容。在此基础上,构建与考点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年应该特别关注以下热点: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二五规划、2011年两会、物价与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乡统筹、区域规划、包容性增长、政治、文化体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广州亚运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民富国强;个人所得税改革、人民币升值、自然灾害等。3、重视审题,提高能力。考生在审题能力上的薄弱,会导致考生解题失误的“硬伤”。因此,在复习备考中,要特别重视审题能力的训练。同时考生还要注意答题规范的训练,要尽可能地做到“四化”: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表述准确,语言学科化;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化;字迹工整,卷面美观化。

生物变化主要是选修1

(王飞/骨干教师)

与2010年相比,2011年考试说明“考核目标与要求”方面没有发生变化;“考试范围与要求”也基本保持稳定,考试范围仍然包括必修部分(必修1、2、3)和选修1、3,选修部分约占10%。考查的知识内容有少部分进行了删除、增加与调整。具体如下:

删除一处:实验: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必修1)。增添两处: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应用部分:(1)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2)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 “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在去年只有“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现在还应包括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和胡萝卜素的提取等内容。“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应包括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的制作等内容。

概括而言,变化内容主要是选修1,三个模块的必修知识和选修3的内容基本稳定。此外,“题型示例”也有一定变化,更换了部分例题。今年的《考试说明》中总共列出了39道题,其中包括26道选择题和13道非选择题。这些例题基本上考查了能力要求的各个方面。认真分析和体会这些例题,将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生物高考的难度与方向。

复习建议:1、继续重视课本,夯实基础。对基础知识进行集中提炼、梳理和串联,将隐藏在纷繁内容中的主要概念、规律、原理以及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出来,采用不同的形式重新组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2、突出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复习过程中打破章节限制,抓住知识系统的主线,对基础知识进行集中提炼、梳理和串联,将隐藏在纷繁内容中的主要概念、规律、原理以及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出来,采用不同的形式重新组合,形成知识网络。3、有效训练,提高解题能力。一定要精选高考复习资料,切忌将整个复习过程沉没于“茫茫题海”中。4、加强实验,培养能力。《考试说明》中,列出的生物实验一共有23个,反映出对实验考查要求较高。建议考生一方面要对《考试说明》中要求的课本实验进行认真复习;另一方面应能够设计出简单的生物学实验。5、关注科学史及热点问题。对于热点问题的复习,建议重点对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新闻媒体大量报道的重大事件,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技术、器官移植、干细胞培养、艾滋病、食品安全等进行关注和思考。

化学侧重考查基本科学素养

(毛宣海/高级教师)

2011年高考化学学科考试说明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侧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以化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为考查重点,体现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较原来强化了以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为背景考查内容点,突出强调了重要方法和探究能力的考查,注意发掘考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重视对考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的考查。

2、化学的考试范围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对应《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必考内容部分”);第二部分包括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和“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部分内容,约占15%。

3、第一部分化学实验基础中新增了“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第二部分《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2.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中新增了“了解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的作用力的区别。 ”

4、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中,删除了“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化学实验基础中删除了原有的“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备考建议:1、扎实打好基本功。后阶段的复习应以《考试说明》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托,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注重能力培养。2、关注高考化学命题形式:选择题命制采取了单点多纬和多点集合两种方式;非选择题由“模块综合题”、“有机流程图题”、“无机流程图题”和“科学探究题”四种新题型组成,立足于学科内综合,侧重于能力考查。3、养成认真反思和仔细审题规范答题的习惯。4、适当关注化学与社会、科技、能源、 环境、生活等热点,关注新增内容,关注和安徽生产实际相联系的问题。

物理内容变化较大

(朱德松/高级教师)

2011年安徽高考物理学科的考试说明部分内容变化较大,与去年相比有以下变化:(1)将原来3-4部分的电磁波删掉,换成了3-4部分的第十三章光。(2)摩擦力从要求变为要求II(考生要注意此处变化)(3)增加了“知道研究一般曲线运动的方法”(4)交变电流部分增加了理解电动势随时间变化规律公式的推导过程。(5)实验内容与去年相比没变化,但考核目标与要求中增加了“能合理地选择实验器材并进行实验”此种表述。

对考生第二轮复习的建议:(1)狠抓主干知识,注重基础知识。认真梳理物理定理、定律,注重基础题的演练,做到熟练、准确。(2)加强重点知识的专题训练,提高解答计算题和实验题的能力。如: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的计算;电偏转,磁偏转的计算;曲线运动结合动能定理,能量守恒知识的计算;复合场问题的训练;实验专题的训练等。高考中重点知识可以重复出现,考生一定要强化重点知识的训练。(3)学习考试说明,明确变化,提高复习实效。针对考试说明中在考查内容和能力要求方面做的局部调整,考生需要在复习中注意一些复习技巧。如:新增加的3-4中光学部分有可能出现一道选择题,而考纲中把光的折射定律作为II类要求,值得考生注意。又如:摩擦力从要求I变为要求II,是否会在计算题中有所体现。再如:考核目标与要求中增加了“能合理地选择实验器材并进行实验”,实验题是否会出现选择器材类的设计性实验题,考生应该加强训练。

历史题型示例调整多

(何永保/高级教师)

2011年历史学科《考试说明》呈现出的特点是考试范围变化少,题型示例调整多,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考试范围只有一处变化,将选修内容中的“明治维新”换成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这一变化可能是考虑到有关明治维新的内容在2009年和2010年安徽高考命题中均已涉及。题型示例部分调整了半数以上的例题,其中选择题有10题、非选择题有7题是今年新增的。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引起重视:

一是准确把握高考历史学科命题特点和考核目标要求。高考“命题不拘泥于历史教科书的具体表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重视‘新材料’的运用与‘新情境’的创设。”这就要求我们在做选择题的时候注意将题目中材料所提供的历史现象、历史解释、历史情境、历史概念等与所学知识进行联系或对应转换,明确题目考查的对象,而不被材料或情境的“新”所迷惑,以致于不知道题目究竟在考什么。

二是依据考试内容编排顺序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按照古代、近代、现代的时序线索对中外历史进行分阶段的整合,注意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横向联系和中外对比联系,再结合课本中的知识呈现顺序,构建更加完整的知识网络,从低级向高级依次为专题知识脉络(一个单元)、模块知识网络(一本书)、阶段知识网络(几本书)。

三是认真辨析题型示例,科学总结解题技法。《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能够基本囊括高考中的各种题型,对今年高考命题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分清图文材料中的全部信息和呈现方式、把握材料对应的显性或隐性考点、明确答题的指向性条件、区别问题设计的类型、排查选项的是非对错和相互关系等是解答选择题的基本步骤。其中把握题目究竟在考什么,即考查对象是最为关键的,要知道百变不离书本。对于非选择题的分析要知道材料编排所围绕的主题、材料中包含的有效信息、问题设计的类型和思维考查的层次、答案的来源和叙述的概括性等方面。最后需要提请注意的是,对于选择题要特备关注图片图表型材料题,这已经成为安徽考题的一大特色;对于非选择题要重视探究型试题。

记者 王俊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