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中学

【教育厅】关于转发《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遴选“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的通知》的通知

预审:博达-刘亚芸 发布时间:2016-06-16

关于转发《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遴选“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的通知》的通知

皖教科研函〔2016〕25号

各市、省直管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科院、所):

现将《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遴选“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的通知》(教电馆【2016】75号,以下简称《通知》)转发给你们,请遵照《通知》的要求,各单位推荐一个工作室参与遴选。请于2016年7月8前将本单位所推荐工作室的申报书电子版和纸质盖章版报送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我院将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评审,确定后报送中央电化教育馆。

联系人:陈自洋,联系电话:0551-62638302,电子邮箱:chenziyang@ahedu.gov.cn,通信地址:合肥市长江中路232号(邮编:230061)。

附件: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遴选“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的通知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6年6月8日

附件1:

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遴选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描述

权重

教研组织

目标定位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标明确,且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和学科特点。有定位明确、稳定、持续发展的服务对象。

10

工作规范

制定并发布了明确、细致的管理规则和活动规范,对工作室成员的行为及工作室活动有一定的规范、引导和干预作用,成员构成及比例合理。

10

界面布局

能够按照各模块的重要性布局,界面布局美观、大方。内容设置直观明确,便于参与者操作和使用。

10

教研内容

教研主题

主题鲜明,易于吸引有需求的学习者的注意,易于激发其参与意识,与社区成员的工作、学习紧密结合。

10

教研任务

开展了丰富有效的教研活动,教研任务围绕工作室目标展开,并对任务的描述详细具体,具有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具有明确的教研成果。

10

组织方式

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灵活组织,并提供相应的指导策略,成员遵守着一定的权限、职责和规范,共同分担教研任务。

10

文化氛围

形成带有自身特点的教研文化,且交流氛围良好,所有成员有共同的愿景。对后续教研工作室活动开展有良好的规划和具体的安排。

10

教研效果

网络人气

拥有一定规模的访问量、访问人次,成员页面停留时间、访问页面数量和回访率等。

10

成员参与

成员的活跃程度较高,能够融入其中,积极参与讨论、交流、互动,或者有可具体可操作的方案来吸引成员参与。

10

资源生成

活动中生成了有价值的数字资源,如文章、评论、照片等,活动效果显著,内容持续更新。

10

附件2:

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建设申报书

工作室名称:

网址链接

用户名及密码

所采用的应用类型

□教研工作室

□机构空间

□社区

学段

□小学□初中□高中

学科

申报单位:

工作室负责人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

职称

职务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

通信地址(邮编)

团队基本情况(包括负责人、管理员、及其他工作室角色等,篇幅不够可另附页)

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

职称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角色与分工

工作室建设方案(篇幅不够可另附页)

一、工作室核心目标与核心价值观

二、已有工作基础(工作室规模、工作室活力与凝聚力、工作室规则与机制、工作室影响力与创新点、工作室建设中的主要问题等方面)(注:工作室规模指工作室人数、工作室成员结构、访问量、活动数、小组数、原始资源数、生成资源数及文章数等。工作室活力与凝聚力指工作室活动开展情况、工作室成员交互情况、线上与线下活动融合情况、再生资源管理情况等,可提供截图)

三、2016年度建设与应用的总目标与具体目标

四、工作室培育与发展的实施方案(包括1.拟开展的活动,指将要开展哪些线上与线下活动,包含活动主题、活动时间、角色分工、评价方式等要素;2.拟开展的重点工作及采用的方法,建设流程与建设时间表,可具体描述扩大工作室规模及影响力、提高工作室活力及凝聚力、开展“优课”应用交流、完善工作室规则\激励机制\活动评估\工作室自我评价等的途径、方法与策略)

五、如何管理和再利用生成性资源

(注:生成性资源指通过活动形成的学习结果、成果展示、反思等知识性资源和在交流互动中产生的智慧性资源)

六、工作室创新点

七、工作室建设预期成果

申报单位意见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年 月 日

省级推荐单位意见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