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中学

《安徽省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预审:博达-刘亚芸 发布时间:2020-05-08

《安徽省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来源:安徽省教育厅网站

近日,经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印发了《安徽省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实施方案》的出台背景

普通高中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和作用。办好普通高中教育,对巩固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增强高等教育发展后劲和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并强调要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这为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求,要研究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2019年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对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7月29日,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各地要统筹提高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和提高育人质量,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实现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当前,普通高中教育正处于普及攻坚、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三大改革同步推进的关键时期。三大改革对我省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根据国办发〔2019〕2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安徽省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实施方案》,经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实施。

二、关于《实施方案》总体目标

一个总目标: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

一个核心:扎实推进改革举措,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一个关键:多渠道促进育人观念的转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

六个重点任务:完成构建全面培养体系、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治理能力、优化高中结构布局、提高教育保障水平、健全教育评价体系。

三、《实施方案》的主要措施

《实施方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在与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保持高度一致的基础上,结合安徽实际提出了十二个方面的主要措施:

注重四个“全面”:一是全面体现德育的时代特征。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突出思想政治课关键地位,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二是全面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坚持“五育并举”,改进科学文化教育,强化体育锻炼,加强美育工作,重视劳动教育。三是全面拓宽实践渠道。因地制宜打造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每学期要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体验活动和研学旅行,严格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须学完14个必修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三年不少于40小时。四是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2022年前,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使用新教材,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促进普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

聚焦三个“创新”:一是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统一建设涵盖选课排课系统、学生评价系统、教师考核系统、资产管理系统、教研评估系统、学生职业取向测试系统等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二是创新学生发展指导。通过全面开设生涯指导课程、学科渗透、职业体验、专家讲座等形式,建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指导体系,与社会各界尤其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联系,采用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咨询和帮助,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指导机制。三是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积极开展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的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态度、广度及深度;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验性、综合性作业。

推进两个“完善”:一是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发展素质教育、转变育人方式的重要制度,强化其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导向作用。学校要严格按照综合素质评价办法,认真组织实施。学生要高度重视,提供真实材料,并对自己负责,家长指导协助。高校招生要积极主动使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2022年前要形成广泛认同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二是完善考试招生制度。加强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制定公办民办高中同步招生入学的具体实施办法;规范学业水平考试,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化高考综合改革,加强考试命题改革;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高中学校要切实转变育人方式。

坚持三个“加强”:一是加强育人队伍建设。加强校长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高素质专业化校长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水平,学校要科学制定教师绩效标准和分配方法。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到2021年,设立德育职称评审序列;在绩效工资总量内对班主任进行倾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育人方式改革中的独特作用。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建立教研员培训机制和工作评估激励机制;配齐配强各学科专职教研员,确保教学研究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二是加强教育资源供给。完善学校布局规划,各地要科学编制普通高中教育项目建设专项规划,明确建设项目时间表和路线图;合理增加教育资源,各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课程改革、高考综合改革以及普通高中攻坚计划的要求,要制订优惠政策,保障学校建设用地,要建立绿色通道,加快项目审批和工程建设进度,完善学校建设规划,补足校舍。三是加强装备使用管理。做好省级示范性实验室评比工作;学校要提高设备使用率,做好“建、管、配、用、修、研”等工作,扎实开展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教学和跨学科教学;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保障。

四、《实施方案》的特点和创新点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实施方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市、县举办普通高中教育的主体责任,深入研究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树立正确政绩观和科学教育质量观,完善对区域、学校和教师的评价办法;加强普通高中学校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

二是加强部门统筹协调。《实施方案》明确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加强部门协调沟通,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改革能够有效衔接、协同推进。机构编制部门要加大编制统筹力度,发展改革部门要支持普通高中项目建设,财政部门要积极健全普通高中经费投入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支持普通高中学校及时补充教师,学校主管部门要指导学校完善分配办法,自然资源部门要出台支持保障规划布点学校建设用地保障办法,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修订完善普通高中学校建设标准。

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把握时代变化要求,围绕六个重点任务,抓住重点难点深化改革,进一步激活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追求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注重“四个全面”,推动普通高中纵深发展;聚焦“三个创新”,保障学生个性化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推进“两个完善”,坚持攻坚克难,突出深化改革的重要内涵;坚持“三个加强”,补齐教育短板,着力解决制约普通高中发展的瓶颈和问题。

四是切实提高育人水平。《实施方案》着力深化育人关键环节,从培养体系构建、高中课程改革、教育治理能力提高、高中结构布局优化、教育保障水平提高和教育评价体系健全等重点任务着手,健全机制、完善政策、明确要求,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保障改革目标的实现,切实提高育人水平,发展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实施方案》的组织保障

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是一项综合工程,为了保障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实施方案》提出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作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的重要举措;要明确部门分工,加强协调沟通,充分发挥各级教育、编制、发改、财政、人社、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的职能作用,推动落实好各项具体改革措施;要强化督导考核,把保障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校舍资源建设、师资队伍保障、化解大班额、经费使用管理等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内容;要营造良好环境,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及时解读相关政策,积极营造有利于推进改革的良好氛围。

来源链接:http://jyt.ah.gov.cn/xwzx/tzgg/39921942.htm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官方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