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中学

深耕化学培英才,笃行育人守初心——记芜湖市优秀教师许敏

编辑:李居旖 发布时间:2025-09-25

深耕化学培英才,笃行育人守初心

 

许敏,中共党员,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芜湖市“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00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同年7月进入安徽师大附中工作至今。作为一线教师,能坚持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虽然这些工作很普通,但是许老师坚信把简单的事坚持下来、做到极致就是成功。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许老师一直的追求。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20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大部分时间是针对学校实验班学生,他努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班主任,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学生真诚相处,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2019年所带的普通班有同学考取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所带实验班同学高考成绩位列芜湖市区理科前三名。2025年所带瀚海班同学成为高考屏蔽生, 所带班级获得过市级“先进班集体”和教育系统“先进团支部”。

二、潜心苦练,站稳讲台

作为一线教师,许敏老师深知教师的最主要任务就是站稳讲台,精心备好每节课。在课堂上用真诚与学生交流,用努力影响学生,最后师生共同进步,教学相长。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苦练基本功,努力践行“双减”政策。2014年参加安徽省高中化学优质课微课评比一等奖,同年代表安徽省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高中化学优质课微课评比荣获全国二等奖;教学课例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获得2015~2016年度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部级优课”;2022年教学课例获芜湖市高中化学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同年获得安徽省高中化学优质课团体一等奖和个人一等奖,最终代表安徽省参加2024年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获得全国一等奖; 2023年教学课例入选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教馆)创新资源作品库。

三、甘于奉献,锐意进取

20216月,许敏老师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肺部手术,为了不影响高三学生的复习进度,在刀口还未完全愈合的情况下回到班级上课;2022年服从学校工作安排,重新回到化学竞赛教练岗位,为学校“双轮驱动、两翼齐飞”发展战略贡献自己一份力量。作为化学竞赛教练辅导学生获得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全国银牌7块,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省一等奖24人次。2024年辅导学生获得第38届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银牌5块,安徽省一等奖7人,其中6人考入全国排名前五的高校:裴一斌录取清华大学、方晨晖、戴宸翰和王李伟录取复旦大学、汤皓安和吴欣嵘录取南京大学。辅导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获得第14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铜奖,辅导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并申请了电解池实验装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四、钻坚研微,自我革新

工作近 20 年,难免会遇到职业倦怠:刚开始工作时,她专注于如何站稳讲台;工作中期,她聚焦于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与学生化学竞赛成绩,所写的教研论文也曾多次获得安徽省一等奖。但是当这些工作都稳定下来,许敏老师发现肚子里面已经没有“存货”,大的环境又处于“新课标、新教材和新高考”过渡阶段,为了更好的迎接这次改革,主动进行自我革新,2021年选择攻读在职研究生,在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前提下,读研期间主持并顺利完成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数字化实验与高中化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AH2022115),并在中文核心期刊《化学教育》(中英文)、《化学教学》和《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杂志发表论文7篇,许敏老师被多次邀请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命题工作和评审工作。

时光飞逝,转眼间已经在教师这个岗位工作20年,工作中辛酸和喜悦相伴,成功和遗憾相伴,感谢家人的全力支持,感谢附中领导们的信任和包容,同时感谢同事们专业引领和鼓励。许敏老师会继续努力,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