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剑枫:从附中走向世界的“代码之星”,人民日报两会特刊点名!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3月7日,《人民日报》两会特刊以“新时代中国何以平视世界”为题,深度解析奋斗的中国,前进的中国,自信的中国……在人才培养篇中,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下称附中)2023届优秀毕业生、北京大学图灵班学子朱剑枫与队友在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亚洲区杭州站力拔头筹的捷报,跃然特刊版面。这不仅是朱剑枫同学的个人荣耀,更是附中优质教育成果的生动写照。
代码世界的“中国方案”:中国青年的实力与自信
“还有两题。”管晏如瞥向时钟,离比赛结束不到1小时了。“剑枫,这题你来搞定。”管晏如扯过草稿纸,“张致,另一题我来写,你检查。” ——《人民日报》两会特刊
在杭州站夺冠的5小时鏖战中,朱剑枫与队友管晏如、张致在最后一小时临危不乱,凭借“中学阶段打下的扎实编程基础”,以“中国方案”破解国际难题。《人民日报》评论所言:“当全球竞赛开始为中国选手调整时区,当越来越多中国教师成为国际赛事出题人,0和1的代码世界正在见证中国青年的实力与自信。”
从附中到北大:竞赛少年的成长之路
朱剑枫高中期间即展现出卓越的信息学天赋,凭借全国信息学奥赛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于2023年保送北京大学图灵班。在北大就读期间,他与队友在第49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分站赛中斩获杭州站冠军,并在昆明站获亚军,带领团队多次登顶国际赛事金奖领奖台。
附中教育的“冠军基因”
朱剑枫同学的成长,是附中“全面发展,优势发展”培养体系的生动实践:信息学奥赛“梦之队”:连续15年省联赛金牌数全省第一;大中一体化培养路径:从附中信息学竞赛到清北的无缝衔接;家国情怀培育:将个人竞赛成绩与“中国智慧”的国际表达紧密结合。
中学时期的朱剑枫和其竞赛教练叶国平
展望未来:从亚洲冠军到全球舞台
目前,朱剑枫团队已进入ICPC全球总决赛备战阶段。正如人民日报所言:“人才就是未来,也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写照,而竞赛则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展示各国教育成果的舞台。”我们期待这位从附中走出的“代码之星”,在9月阿塞拜疆全球总决赛中续写传奇!
致附中学子
DeepSeek核心成员吴作凡、走向世界的“代码之星”朱剑枫等优秀毕业生的成长历程激励着每一位附中学子,让我们相信,只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光彩。未来,期待更多的附中学子能够像吴作凡、朱剑枫一样,自信自强,为国争光!今日你以附中为荣,明日附中以你为傲!愿每一位附中学子都能在时代浪潮中,用智慧与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