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中学

班主任个案——班主任与校园欺辱问题研究

预审:博达-刘亚芸 发布时间:2011-05-11

班主任个案

班主任与校园欺辱问题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马克山

一、 案例背景及对策

2008年6月12日安徽省长丰县双墩镇吴店中学两名学生在课堂打架,导致一名学生死亡,上课的老师因为不制止学生的恶劣行为而被称为“杨不管”[1],2009年09月04日,广东佛山一教师劝阻学生打架被刺中心脏死亡[2],2009年11月11日,岑溪市岑城镇木榔中心小学两名六年级学生在下课玩耍时发生争执,推拉中其中一人倒地意外死亡[3]。校园应该是个学生快乐学习成长的地方,但是欺辱事件却不断发生,班主任在处理这些事件是否及时、方法是否得当中显得尤为重要。

2009年在我当班主任期间,我带的班级发生了一起欺辱事件,共有三名同学参与,A同学身体强壮,学习较差,头脑简单,B同学性格倔强,和C同学因为同时喜欢一个女生有矛盾,C同学较瘦小,一心想教训B同学,但是又怕打不过,所以挑唆B、A之间的矛盾,头脑简单的A选择在下午放学找B,结果被B愤怒中用拖把击中胳膊,导致A胳膊红肿,A、C逃跑到办公室躲避。

事件发生后,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控制局面,将事件双方隔离,防止事件进一步恶化,并及时通知学生家长,检查学生受伤情况,将A同学送至医院;因为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很高,即使是小事如果不及时通知家长到校全面了解情况,在家听到学生的一面之辞容易误解,从而导致家长之间甚至家长和班主任的矛盾;

第二、了解事件,让三位同学分开在三张纸上写下事件的经过,并分别思考自己的错误之处和对方的错误之处,向旁观者了解事情经过,再综合三个学生的陈述来判断事件的责任人及撒谎者,因为学生在陈述事情经过往往会避重就轻,指责别人,掩护自己,旁观者的陈述相对客观一些;

第三、批评教育,作为班主任,首先强调的是无论是事件的挑起者还是动手者都是错误的,学生有几个普遍的错误认识:1、有理了动手就是对的,2、受害者就可以不择手段的报复,甚至使用凶器,这是最危险的,容易导致事件的性质转变为刑事犯罪。其次要做到公平公正,先分开来进行批评教育,并安抚认错态度较好的同学,培养他有错就改的好习惯,让他们知道遇事不忍祸先招的道理和遇事自己不能处理的时候应该找老师,给他们上好人生的这一课;

第四、自我检讨,在分开批评教育了三位同学之后,再安抚,告诉他们学生犯一些错误也很正常,班主任在学生时代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只不过当时班主任及时的找老师,没有把事情闹大,增强学生对班主任的认同感,减轻学生的恐惧心理并让他感受到班主任的温暖,让三人见面并相互检讨,握手言和,并作出以后不犯类似错误的保证;

第五、及时沟通,和三位家长相互沟通,陈述事件的经过和处理的结果,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二、欺侮的概念、特征分析和研究意义

英国伦敦大学歌德.史密斯学院的彼得.史密斯教授(Peter.Smith)认为:欺辱是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对相对较弱的一方实施的攻击,表现为以大欺小、倚强凌弱、以众欺寡[4]。所以欺辱有三个特征:首先,欺辱是一种特殊的攻击行为,或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属于攻击行为的一个子集;其次,欺辱行为双方在力量上存在不均衡性,即欺辱行为的实施者在体力或心理上处于优势,而受欺辱者处于弱势,在受到欺辱时不能有效的反击和自卫,力量的不均衡性是区别于一般攻击行为的本质特征;最后,欺辱行为具有重复发生性[5]

校园欺辱具有隐蔽性,往往得不到重视和及时干预,学校又缺乏欺辱的应对措施,从而导致恶性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本文尝试从班主任的角度来阐述减少欺辱事件的措施。

三 、减少欺辱行为的相关措施分析

综上所述,班主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减少欺辱事件的发生:

3.1加强自身修养的建设,孔子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是为人师表者,他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榜样作用是很大的,崇高的师德,严谨的态度和与人为善的态度对学生有很强的感化作用;

3.2加强宣传,由于欺辱事件经常发生在人员流动较少的偏僻角落,上、放学时间及路上,面对欺辱事件,很多学生有的默默忍受,有的以暴制暴,旁观者视而不见,所以班级要加强宣传,减少弱者的恐惧心理,当事情有可能发生的时候第一时间和老师或者家长联系,加强对事件常发地点的监控,如班主任对学校偏僻角落、厕所、教室经常巡视等。

3.3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感,当欺辱可能发生时,班主任是第一个知道的,这才是成功的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以鼓励为主,得到学生的支持,建立良好的班级气氛,惩恶扬善。

3.4多和学生、家长交流,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班级动态,把事件消除于萌芽中。

四、结论

欺辱事件隐蔽性强,多以言语欺辱、关系欺辱为主,所以难以发现, 校园恶性欺辱事件的不断发生,影响学生的成才,影响学校的形象,影响班级的学习氛围,所以作为班主任必须提高对欺辱事件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予以足够的重视,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