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中学

教育,慎问学生出处

预审:博达-刘亚芸 发布时间:2012-06-15

教育,慎问学生出处

山东惠民县第一实验学校 高淑华

几个学生,因为没有按时完成数学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被数学老师叫到了办公室,似乎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惯例或者说是很多教师程序化的处理方式,老师先问其中一个孩子:“你回家后不先完成作业,难道你的父母就不管吗?”孩子嗫嚅良久才小声说:“不常管。”老师有些动怒,接着问:“那你父母是干什么工作的?难道他们不知道你学习的重要性吗?”这下,孩子原本就垂着的头垂得更低了,声音极低含混不清地说了句什么,我没有听清。数学老师大概也没有听清楚,声音明显提高了几度,又问了一遍。而孩子干脆闭上了嘴,垂下的手很不安地撕扯着衣角。

看着孩子窘迫的样子,联想到每年招新生填写学生信息时,问及父母工作家庭住址时,总有学生支支吾吾含糊其辞的场景,我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生怕这样的追问进行下去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节外生枝激化师生矛盾,更可能会伤害孩子,于是急忙用目光示意制止了数学老师的进一步追问。

同样作为教师,我能理解同事这样追问的原因:想追本溯源查清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根源所在、了解家长以便家校合作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如此等等理直气壮的充足理由。总之,我相信这样做的教师在内心深处绝对是为了学生好,他们也绝没有伤害学生的本意。可事实上,很多时候,出发点良好的动机,并不一定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因为我们面对的工作对象是一群个性迥异,家庭情况更是千差万别的心智尚不成熟的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内心敏感而又脆弱,普遍有着很强的虚荣心和自我保护意识,很在乎自己在同龄人和教师面前的面子。尤其对于家境较为特殊的孩子,他们内心的虚荣和脆弱更是根深蒂固,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家世,生怕别人会因此看轻自己,因此,他们普遍会对自己的家庭讳莫如深。对于这样的学生,除非迫不得已实在必要,千万不要问及他们的家庭情况。如果实在觉得非得弄清楚不可,也一定要在私底下进行,千万不能当着其他学生的面。在询问的方式方法上更得注意,深思熟虑力求把学生的反感和抵触降到最低。

其实,不只学生,就是我们成人,又有谁会喜欢把自己或家庭不那么理想的一面展现在别人面前呢?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被人触及的隐痛,仅仅指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这是人性固有的弱点,除非圣人或傻子,几乎没有人可以免俗,包括我们教师自己。

世人都会有意无意地与人攀比:比个头、比长相、比工作、比收入、比地位……总之,生命不止攀比不息。作为学生,他们也有很多在乎和比较的东西:比吃穿用住、比成绩容貌、比谁的父母位高权重有钱有势、比谁的父母可以在学校说得上话,如此等等。就连住宅小区都是攀比指标中重要的一项。这样的攀比,优胜者永远只能是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权二代”,而黯然失色、越比越受伤的注定是一些家境不好的孩子。

于是,比伤了的这些孩子开始学会隐藏,开始对自己的家世讳莫如深,生怕别人知道,甚至不惜编造谎言伪造家世。看学校题材的电视剧《炫年华》,印象颇深的是其中一个叫马云飞的孩子。马云飞的父亲几年前车祸致残,肇事司机跑了,父亲没了工作,他们全家的生活只能靠马云飞母亲一人苦力支撑,家境艰难。可本性善良,性格也算开朗乐观的马云飞在复杂虚荣心理的驱使下还是编造了自己是所谓司令孙子的谎言。对于那些父母收入低下甚至下岗失业,或从事在世人眼中不那么体面的工作的孩子来说,或许他们并不是不爱自己的父母、看不起自己的家庭,也不是他们愿意撒谎,而是他们怕被别人嘲笑,怕被别人看不起,怕被圈子抛弃,尤其怕老师和同学看不起,甚至还怕别人的同情。他们的掩饰其实很大程度上不是出自虚荣心,而是为了自我保护。

而事实证明,很多时候,他们的担心绝非多余,社会上确实存在诸如此类让人无奈的现实。就算在以教书育人为宗旨,原本应该是一方净土的学校,这种现象也在不少学生和部分教师中存在。虽然这样的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少之又少,我们更不愿相信,但却无法否认其存在。就是这样极个别的存在就足以在学生脆弱的心灵中形成厚厚的自我保护的掩饰屏障,让他们产生顾虑,产生怀疑,产生抵触。于是,他们不惜撒谎或用沉默来应对老师以维护自己的自尊。对于这样的孩子,教师每次有意无意地问及他们的家世无异都是在往他们心灵的伤口上撒盐,都会引起他们的抵触情绪,很不利于教育。

虽说这些孩子的想法做法都不正确,必须加以纠正,可这却不是仅凭几句如:“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人不分三六九等。劳动者最光荣。”此类假、大、空的口号式说教就能改变的。这需要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坚持不懈地付出和努力。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不愿让人知道的隐私,包括不那么“理想”的父母和家世。父母家世无法选择无法左右,于是不少人选择隐藏。对比说谎,隐藏家世顶多只是学生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看武侠小说,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英雄莫问出处”,同样,对于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我们也大可“教育莫问出身”。

事实上,教育慎问出身还有一个不愿相信和面对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现实原因:教育行业中近些年有一个几乎所有业内人士都心知肚明却不肯明说的现实:如《红楼梦》中的“护官符”一般,不少教师也都对教育中的“护身符”心领神会。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先要摸清学生的背景家世,生怕一不小心触动雷区,或得罪日后可能用得着的关系网。哪些学生可以动,哪些学生万万不能动,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具体教育工作实施起来也会因人而异。这样做久了,学生也都不是傻子,也都清楚教师一些问题背后的真实意图,难免会对教师产生不好的看法。就算有时教师真的只是为了方便教育工作询问学生父母的情况,学生也会自然联想到这些,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使原本简单的问题扩大化复杂化,甚至冲突起来难以收场。

所以,教育莫问出身背后其实是教育公平,是教师真正的一碗水端平,考验的是整个教师行业的品格和魄力。在批评教育学生端正心态以前,我们这些教育者首先要反思端正自己的心态和言行。对于社会的大环境或许我们有心无力,但至少我们可以保证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绝对是公平地对待所有的学生,绝对做到对所有的学生都是教育不问出身的一碗水端平!这才是真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