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中学

外 公

预审:博达-刘亚芸 发布时间:2015-07-30

外 公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13)班 高杜佳

点评教师:张祥云

难过的时候,会想到外公。

那一天我受了委屈,但一向好强的我宁愿生闷气也不愿向家人吐露太多。没有解释,但也没有强颜欢笑。晚饭桌上,家里人只是急切地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忙于搪塞应付之间抬头正好对上外公安静的注视。

晚饭后我回到房间,静对着一桌的书本杂物,心里一团糟。信手翻开一本书面对着字句,仿佛患了失读症一般力不从心,看进眼里却拿不出气力来琢磨。转过头却意外看见外公站在半开的房门边,不像是刚刚才站在那儿的,也不知保持这样的姿势多久了,就这么不声不响的,见我回头,也只是眼神示意,像是抚慰,却有着不能名状的强大力量。

在这目光中,我曾企图的瞒天过海,似乎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外公走进来,问我墙上挂的那把剑的来历。不多久,又问我墙柜里的书,哪些是我读过的。没有任何关于我的不快经历的询问,也没有可能会被此时的我抵触的大道理。就是这普通的一问一答之间,我的不安竟不知被驱赶到哪里去了。

在我的印象中,家里无论气氛如何,是欢乐或是偶尔的悲伤,外公都是聆听多于言语。的确,外公话不多,却在这么多年里,至少,是我仅有的十几年记忆中,用他的默默陪伴给家人爱护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我的妈妈出生时外公已经四十多岁,尤其受到外公的疼爱。饭后谈心时外婆跟我说过的一件事,我至今也记得分明:那时妈妈上高中,早晨外公总不忍叫醒她。用自行车载她上学,却不载到拥挤的校门口,隔一条小街对我妈妈说,走吧。冬季,天亮得晚,外公总是扶着那辆自行车站在路口,久久地不离去。直到他的小女儿走过街道,迈进校园,才肯骑着车回家。

老人不住在这边时,有时我们会回去看望他们。外公老了,听力一年不如一年,对我们的到来往往毫不察觉。外婆过去叫他,他听说小女儿一家来了,乐呵呵地放下报纸走出来。和我们坐在一起时,也只是听我们说话。见到我,总会拿手一比划,感叹道,长得这么高了。

还记得小的时候,吵着要跟外公外婆出去玩。外公有一双长腿,一个不留神他就走得好远了。可是,他总会在转角处停下脚步。走向外公的一段路,阳光温暖地拥着祖孙三人。外公不会回头,他知道我们会跟上他;我们也不着急追赶——因为知道,外公会等,即使他不曾说。

教师点评:写人叙事的文字一般人写起来容易平淡,但是本文的作者却用白描的手法、情真意切的文字通过诸多细节向我们表现了外公的真诚善良、丰富的内心世界,读来颇让人感动、感慨。

本文发表于《大江晚报》2015.06.04点击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