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中学

一桥·一水·一城

预审:博达-刘亚芸 发布时间:2017-05-12

一桥·一水·一城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8)班 张新宇

指导教师:周训宜

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的肥沃土壤上,坐落着一座安详而又静谧的城市。她如同一位秀丽的江南女子,带着微笑平静地酣睡在这片鸠鸟环绕的土地上。她就是我的故乡,江城芜湖。

作为长江和青弋江的交汇口,她的一生注定与水交汇相融。青弋江横跨芜湖城区,将整个城市一分为二,这也让她的命运与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青弋江的桥连接起芜湖的南北两岸,她们跨越了波涛汹涌的青弋江,也跨越了一代又一代芜湖人的记忆。

弋江桥,桥名直接取自江名,她在芜湖人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在数十年的风吹日晒中,不知有多少车马从她那苍老的脊背上走过。作为最早的过江通道,她承载着的不仅仅是川流不息的车流,更是这座城市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

比起弋江桥的沧桑,中山桥体现出的,是一种迎接新世纪、新时代的崭新面貌。无论是桥面上的拱形造型,还是桥两边的铁质栏杆,都散发着无穷无尽的活力。她代表的,是这座城市向着时代潮流、不断创新的发展精神。

如果说弋江桥是芜湖沧桑历史的见证,中山桥是芜湖迈向新时代的象征,那么处在两桥之间的中江桥便是连接芜湖两个时代的脐带了。站在中江桥上,刚好能从两边分别看到芜湖的新城区与旧城区。她就这样在江面上默默注视着这座城市由旧至新的变迁。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芜湖人,自幼便住在中江桥边。童年的记忆,也多数与这座桥难舍难分。还记得那些无忧无虑的夏天,奶奶总爱带着幼小的我去中江桥上乘凉。落日的余晖里,中江桥那雄伟的身影在青弋江翠绿的水中摇晃,与黄昏的倒影交相辉映,在江面上形成一幅美轮美奂的光影画。站在桥上向长江望去,江水在宁静的傍晚悄无声息地向前流去,看不到水天交接,却能领略到中山桥的别具一格。下桥时,奶奶总爱将我抱在怀里,唱着熟悉的江南民谣,慢慢地走向城市的另一边。

童年时经常光顾的中江桥头的馄饨摊,又是我对这座城市的另一种印象。在一片明亮的灯火下,热腾腾的水汽中,老师傅正在下馄饨。配料、舀汤、捞起,“咝啦”一声泻入碗里,一边撒进萝卜榨菜,一边捻起香葱,在汤面上点成一圈,转眼一碗浓香扑鼻,大功告成。一切都如行云流水,潇洒自如。吃完馄饨后,在桥头两边叫卖的梅花糕和打着竹板招揽顾客的藕稀饭也是我的最爱。我想,再也没有别的地方能尝到这种香甜的江南滋味了。

无论多么美好的光景,也终会有消逝的那一天。随着芜湖的快速发展,青弋江上原有的三座桥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如今,芜湖的青弋江上早已不止三座桥,临江桥、花津桥、仓津桥等新桥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在芜湖扎根。而原有的三座老桥也迎来拆除重建的日子。

在中江桥拆除前一天,我独自一人最后一次走上这座陪伴了我十六年的老桥。此时正值初秋,江风吹过,略有一丝寒意。许多人在桥上拍照留念。我走向桥头的石碑,用手抚摸着“中江桥”三个字,那粗糙不平的手感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她三十多年来的沧桑历史。走到桥中间,望向江面,那一直向前狂奔的江水,在三十年里的时间也如同这老桥一样,毫无改变。此时,耳机里刚好放着《安和桥》:“我知道,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样回不来。代替梦想的,也只能是勉为其难。”

再见,老桥。再见,桥头的馄饨和梅花糕。再见,与奶奶一起走上中江桥的那些夏天。

本文发表于《大江晚报》2017.04.22点击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