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中学

德育工作创新境 点点滴滴树师德

预审:博达-刘亚芸 发布时间:2010-10-14

德育工作创新境 点点滴滴树师德

安师大附中

唐俊同志系安徽师大附中语文教师,1984年参加工作。忠于教育事业,勤于教学工作,乐于教学研究。能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法纪和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志。爱护学生,为人师表,师德高尚,教育教学成果突出。1991年获“市电化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1995年获“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指导教师特等奖,1998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称号,1999年获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1年获“市第三届教坛新星”称号,2002年获“省第二届教坛新星”称号。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实践、探索,德育工作创新境

唐俊同志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两度半途接任初中、高中班主任工作,总是服从分配,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工作,如1997—1999年,连续三年接任高三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2002年3月,在高三一名同事因故不能工作情况下,又多担任一班教学工作,目前仍属超工作量。

1994年10月,在开学已一个月的情况下,高二(4)班班主任空缺,学校安排仍有困难,该班系年级“差班”,教学秩序不够稳定。唐俊同志在已担任两个班教学满工作量情况下,主动接任该班班主任工作。他说服已向学校“集体辞职”的班委会干部留任继续为大家服务,从为班级洗净开水瓶,配齐水瓶塞的小事入手关心学生生活,自己或带领班干在两个月内走访二十余位同学家庭,……用爱心和汗水迅速扭转差班面貌,该班后被评为校“先进集体”。

在1996年高考中,该班成绩辉煌,学生家长联名赠送唐俊老师锦旗一面,上书:“爱心铸辉煌,真情育英才”。至今,该班同学仍经常回来看望他。

在班主任工作中,唐俊同志总结了转化差班的“五抓”策略,即:优生抓拔尖,良生抓全面,中等生抓缺陷,薄弱生抓信心,“两有生”抓稳定。使转化工作既面向全体,又突出重点。他认识到做好班级工作,班主任应具备“奉献精神、现代思想、服务意识、法制观念、民主作风、科学方法”等综合素质,特别强调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并以此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

1996年5月至2002年4月,唐俊同志任校德育处主持工作副主任。在学校和上级部门领导下,努力探索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德育工作新途径。强调班主任工作贵在恒心,重在真心,并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他还参与主持设计了在我市率先开展的拓宽德育时空,注重社会实践,体现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内化”提高的“假期德育作业”;坚持并完善“班主任工作量化考评办法”,使德育工作评价性与定量考评相结合,增强客观公正性,坚持每年评比校优秀班主任;开展了大量德育和校园文化活动……在1997年和2001年市学校德育工作考评活动中,均获高分,两度评为“市德育先进学校”。

二、合作、活动,语文教学收成效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唐俊同志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个坚持”的语文教学理念,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把握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坚持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修养为教学目标,坚持以师生平等为核心的教学民主观念,坚持以合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坚持以能力操作实践“活动”为主要教学载体。

在语文教学中,他力避把语文能力训练窄化为语文书面练习(大量做习题)的做法,而是尽量开展以调动学生学习内驱力为基础,以学生自己参与、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等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初步形成师生合作,共同活动的教学特色。例如在语法知识教学中,他把本地报纸引进课堂,让学生充当编辑审查语病等;在说明文教学时,带领学生走进芜湖工艺美术厂生产车间,了解铁画制作工艺;先后开展“芜湖方言调查”、“名人访谈”、“小说批注”、“实话实说”、“课前三分钟讲话”等语文综合性、研究性学习活动;长期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练笔活动,2000年和2002年与校理科实验班学生合作编印了两本文集《文海初航》和《凝眸》……在语文教学和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劳动等情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等思想教育,收到很好效果。

由于坚持开展语文素质教育活动和科学地进行应试训练,唐俊同志的语文教学在受到学生的欢迎的同时(如1999年11月在校“教学民意测评”中,学生满意率达100%;2002年11月,学生满意率超过90%),在高考中亦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如1996年高考,他的学生高澜、孙宁、潘恺囊括全市文科语文前三名;1999年高考,他的学生陈俊、尉迟之光分列全市理科语文第一名(并列)和第二名;2002年高考,他的学生周昱获省理科总分个人第一名(其语文成绩为132分,为全市第二,全校第一);语文班平均亦多次居省、市同类学校或年级前茅,1996年为全省第五,全校第一;1997年为全校长一;2002年平均成绩突破112分,列学校理科第一。从教以来,学生在全国、省、市语文竞赛和作文比赛中数十人次获奖,指导学生发表习作超过一百篇。

唐俊同志能够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进行教研,1998年以来,先后参加省级课题“中学语文点拨教学实验”和“素质教育实施者的素质现状和培养”的研究工作,两课题均已结题,后者1999年11月获中国教育学会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演讲会一等奖;论文获省级以上主要奖励有:1994年全国首届语文课堂教学论文大赛二等奖,1998年省优秀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1999年省中语会论文二等奖,2002年全国中华“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等;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学语文》、《语文报》、《作文成功之路》等专业报刊发表教学文章三十余篇;出版的主要编著有《高考状元作文》、《高考语文新题型对策》(均任副主编)、《中学语文拓展性快速阅读》(第一作者);坚持业余写作,发表散文、随笔百余篇,2002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专著散文集《送花人手有余香》。

三、关心,扶持,点点滴滴树师德

无论是担任班主任、德育主任工作,还是担任普通教师,唐俊同志都能以工作为重,工作中注重以人为本,与人为善,爱护学生;而在担任学校教研组长、市语文教研副组长、市青年语文教师讲习所副所长、学校工会委员会等工作中,又能热心扶持校内外青年教师,帮助他们成长。

1987年9月,刚接任初三班主任不到一个月,唐俊同志劳累昏倒在讲台而住院,出院时体重仅99斤,身体比较虚弱。医生建议休息一个月,他只休息三天就到校上课。

1995年,在担任高二(4)班班任时,班上金某、张某严重违纪,受到校纪处分,尔后更加自暴自弃,其家长筹莫展,放任自流。唐俊同志多次上门家访,推心置腹,真情对碰,终于打消了家长学生的顾虑,开始全力以赴投身学习。虽有多次反复,但唐俊同志的耐心、细心最终得到回报。金某以高分考取重点大学,张某考取一般本科。两位学生喜报而泣,吟诗一首感谢老师的苦心孤诣。

1998年5月中旬,唐俊同志执教的高三(6)班向伟同学骑车摔伤,治疗近一个月,为了在高考前夕不拉下课程,他坚持每天骑车去医院(后半月去该生家中)给他补课。其他课任老师受其精神感染,也纷纷上门补课。最终该生以优异成绩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

唐俊同志还特别关注贫困生的学业。1999年,唐俊同志继续把关高三,班上一位学生国庆节后就没再返校,经了解得知因家境极端贫寒,实在无法完成学业。唐俊同志当即资助500元,并一直资助至高三毕业。资助贫困生完成学业一直是唐俊同志的“常规工作”。他经常说,人若是没有爱心,如何称得高尚。

在“有偿家教”颇有市场的环境中,唐俊同志“逆流”而上,坚持无偿为学习薄弱的同学补缺补差,并赠送教辅资料及自撰散文集等200余册,价值4000余元。赢得学生及家长的广泛赞誉。显示了一名人民教师、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

2002年,他担任省理科实验班教学工作,针对外地学生多,年纪小等特点,经常利用晚自习时间与他们谈心,帮助解决学习、心理等问题。同时还从生活上关心、照顾他们。

在扶持青年教师,帮助他们成长方面唐俊同志也毫无保留,组内青年教师只要事先说一声就可以听他的课,仅本学年就有石泉、董晓华、王慧等老师听了十余节课。同时他还积极主动听青年教师的课,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1998年,刚参加工作的本校青年教师朱诵玉老师写了一篇关于鲁迅文章教学的论文向他请教,他除了提出修改意见外,并为其拟定标题,后来该文发表于《学语文》,近年朱诵玉老师已成为我市青年教师中教研成果较突出者;2002年,市二中的郑炜老师为准备作文网络教学课上门请教,他认真和其探讨教学设计等,也由于其他老师的帮助和郑炜老师本人的努力,这节课后来在全国比赛中获一等奖,为我市争得荣誉。

总之,唐俊同志在平凡的教育工作岗位上尽心竭力,业务上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是省内外知名专家,师德上身正为范,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赢得学校广大师生及社会的普遍赞誉。是教育战线上难得的先进典型。学校特推荐唐俊同志为芜湖市“师德标兵”候选人,以彰显事迹,激励来者。

安师大附中

200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