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中学

“老师,这作业真的要做吗?”——由赛课中教师作业布置引发的思考

预审:博达-刘亚芸 发布时间:2015-03-08

“老师,这作业真的要做吗?”——由赛课中教师作业布置引发的思考

来源:芜湖市教育科研网 作者:张开宇

“老师,这作业真的要做吗?”

这是在一场全国的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中,面对教师布置的作业,一名二年级的学生问了这样一个天真而又令老师棘手的问题,也着实让执教老师有些措手不及,也令听课的老师们感到震惊……而此时的我更觉得有几份汗颜,因为在以前的赛课中,我也曾遇到过似曾相似的一幕。是呀,学生是临时借班上课的,课文的内容还是下学期的,执教老师在结课中匆忙布置的作业真的需要完成吗?我们的赛课老师真的想过吗?

反思我们平时的各级各类观摩课和比赛课,结课时为了教学程序的完整,为了不让评委留下扣分的因素,片面追求教学流程的完整,在最后一个环节总会挤出一点时间匆匆布置作业。试问,这样匆忙中布置的作业学生记下了吗?会完成吗?又有谁去检查反馈?当然大部分学生会把这样的形式主义作业当耳边风,而对于这些单纯、天真的孩子们,意味着种下了什么?课标中的一些清规戒律、评委的意见、教学评价体系已成为压在参赛教师心上的一座座大山,背负着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肩负着如此全面而系统的评价体系,我们的老师们能上出亲切、灵动的课吗?在教学中为了迎合小组合作学习,于是不论是否有讨论的价值而一味让学生讨论一番,造出合作探究的声势;为了落实在每堂课中写字指导,在课文学习中,不惜中断已经高涨的学习热情,硬加上个写字指导;为了突出课堂评价的灵活多样,用尽心思编出花哨而丰富有评价语,哗众取宠,一味的表扬,廉价的称赞,给学生带来的只有浮躁。想想年逾古稀的贾志敏老师的话至今还是那样的震耳发聩——“教学要做到‘目中有人’和‘目中无人’。‘目中有人’指的是心中要有学生,一切为学生考虑;‘目中无人’指眼中淡化听课对象,即使听课的人是温总理,我们也不应该刻意改变我们的教学”。“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常挂在嘴边,但真正落实到位的老师能有几何!我们的教学中出现了太多的功利,太多的浮躁,真得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地反思。

而同样是借班上课,名师课堂中的结课方式,他们布置的“作业”总是那样的耐人寻味,扎实有效,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林莘老师的《花钟》——课虽下,意犹存,情未了。

福建林莘老师的《花钟》一课教学,清新明丽又童趣盎然,适宜的教学内容配以巧妙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散发着语文的幽香。教学最后环节,林老师让学生欣赏鲜花开放的情景,再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描写花开的样子。学生交流汇报后,再让学生听着花钟的声音,在美丽的意境中结课。余音袅袅,耐人寻味,课文中创设的优美的情境,课文中学习的写作方法,学生的写作热情也如同美丽的花儿一样悄然绽放。

虞大明《珍珠鸟》——“作业”润物无声,悄无声息。

虞老师在结课时在体会作者与珍珠鸟和谐温馨的一幕后,让学生用上“一会儿”,抓住动词写一写珍珠鸟,真切感受到“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接着让学生欣赏一些动物与人相处的美好画面后,布置“作业”:“生活是一本智慧之书,平时要仔细观察,用心体会,好好读好生活这本书。”没有具体的内容,没有明确的任务,但由此引发的思考,课文学习中总结的方法,让学生受益无穷,这样的作业给学生的已不再是任务,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与作者心灵上的共鸣。

窦桂梅《牛郎织女》——引发学生深层的思考

窦桂梅老师在《牛郎织女》一课的教学中,那激情飞扬,那声情并茂的诵读,激情澎湃的讲述,精致流畅的引导,与学生灵魂自如的互动交流,让我们流连其间,如痴如醉。教学后,窦老师让大家说说对爱情,有什么新思考要发问?对现实,有什么新建议要发布?继而引发学生继续阅读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体会民间爱情故事的精彩,感受人间的真情!

贾志敏《卖鱼的人》——此时无声胜有声

耄耋之年的贾志敏老师,课堂教学简简单单,教学环节是简化的,目标是简单的,流程是简约的,但一字一句都彰显语文老师的活力,学生的收获却是那样的丰厚。

在《卖鱼的人》教学最后,贾老师帮助学习复习课文的生字的方式很特别,学生认读一个,他就擦一个。最后只剩下“人”和“诚信”时,他让学生把这两个词语连起来说一句话。

学生说:“做人要讲诚信”

师引导反过来呢?

学生答:“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贾老师说:“非常好!如果一个人不讲诚信‘人’就消失了,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向卖鱼的人学习”。一边说一边把“人”字也擦掉了,黑板上干干净净,什么也没留下,什么作业也没留下。但留给学生的思考却是深刻的,对学生的学习或是生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窦桂梅《林冲棒打洪教头》——打开阅读之窗

教学临近结束时,音乐与歌声响起——“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窦老师深情讲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今天,我们仅仅走进《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个小小的章回。课后好好朗读百年《水浒》,理解百位英雄,发现百味人生。因为——朗读就是理解,朗读就是发现!”教师通过本课的学习,总结阅读的方法,很自然引导学生去读原著,去读整本的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经典的魅力。这样的作业,是播种希望,激发学生的深层阅读,让学生充满期待,乐于接受。

……

看看名师课堂中的结课,没有僵化的作业布置模式,但他们充满激情的结课,总能启迪智慧,引发思考,激发热情,播洒希望,这样的“作业”,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留给学生的是朴实、是扎实、是真实,是对语文深深的热爱!这样的“作业”,学生还会问需不需要完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