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中学

例谈历史课堂教学的“放”与“收”

预审:博达-刘亚芸 发布时间:2014-05-15

例谈历史课堂教学的“放”与“收”

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 孙春勇

来源:安徽教育宣传网

摘 要: 历史课堂教学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照本宣科,貌似实在,实际封闭保守;二是天马行空,貌似灵活,实际紊乱低效。为避免这两个极端,必须合理开发课程资源,多元组织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的开放性;缜密组织教学过程,稳健把握课程标准,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历史;课堂教学;开放性;有效性

要保证历史课堂既生动活泼又合理有序,教学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放得开,才能有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空间;收得拢,才能杜绝随意性和无序性。

放得开,要有合理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

信息时代,网络不仅是课程资源共享的手段,而且它本身就是一座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课程资源库。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网络上盛传这样一个段子:

1921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979年,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救中国。

1991年,只有中国才能救社会主义。

2008年,只有中国才能救资本主义。

由于其言辞惊悚,教学中教师往往付之一笑、弃而不用。其实,完全可以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1921年,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979年,能够救中国的“资本主义”究竟指什么?引入这些会改变我国社会性质吗?

1991年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如何得到进一步的丰富?

2008年,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中国”蕴含着哪些可资借鉴的因素?

综上所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存在哪些规律?你如何看待网络语言折射出的社会心态?

这些网络资料展现时代特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合理利用的价值。广泛涉猎,合理引用,精确设计,教师要有这份课程资源整合的意识和能力,努力为学习活动的开展搭建更宽广的平台。

放得开,还要有多元组织教学活动的胆略。

传统教学偏重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一言堂”屡见不鲜,对话几乎变成了审问,预设窒息了生成。在此背景下,教学活动多元组织的胆略弥足珍贵,扬州中学王雄老师在《辛亥革命》的教学中打破常规,将游戏引入高中课堂,过程如下:

此类活动充分呈现个体在群体活动中的不同情感体验,更可贵的是,“感受”后面隐藏的社会心理层面的意识形态得到揭露,似乎在不经意间,一百年前和今天基于人性和文化基因实现了自然对接,历史和现实贴近了。

与之类似,参与式教学有多种教学方式,澄清谈话法、小组讨论、手工、绘画、游戏、影像剧场、竞赛、反思、简报,等等,因为人类历史社会的复杂性,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并调动学生的多种智能,为其体验和探索打下基础。

有时候,事情也会向另一个方向发展:课程资源整合不妥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学过程失控反而造成教学活动的形式化,进而导致教学的低效。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固然要突破传统,有放得开的勇气;与此同时,也要牢记职责,有收得拢的底气。

收得拢,首先要有对教学过程的缜密组织。

在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学生在认知上容易产生偏差,为此,笔者在《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的教学中,有意识地作了以下设计:

给出资料:世界上有大大小小200多个国家,可是如果没有人管它们,肯定会一团糟。所以要有个东西来管……霸权是符合世界稳定的需要的。

学生在阅读中自然出现分化,根据差异分组,并再度合作探究,阐述辩论:

生1:我觉得该观点合理。管理需要权威,而权威就是要靠力量和说一不二的意志。

生2:我觉得该观点合理。文化上的差异使各国很容易出现矛盾、对抗,霸权国家以强势压倒纷争,实现稳定。

生3:我觉得不合理,霸权一定要建立在实力基础上,而实力对比关系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依靠霸权实现稳定是靠不住的。

生4:我觉得不合理,霸权国家喜欢自行其是,阿富汗、伊拉克也没见稳定,恐怖主义活动不断。

生5:我也觉得不合理,尤其是在实力对比关系发生变化、霸权转移的过程中,岂不是更加危险。

教师组织学生梳理以上观点的对应关系(3、5针对1,4针对2),让学生重新冷静思考其中的是非曲直,结论不言自明。至此,教师再进一步设问:假如老师一开始就一口咬定,给出这个结论,你们都能接受吗?讨论甄别后,大家基本能接受,这是否就是一个行为方式的实验,进而诠释“霸权稳定论”的谬误。

教学要通俗,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维,但通俗绝不意味着媚俗。预设的适度缜密尤其是教学过程中的及时纠偏,更能有效指引生成的方向和确保生成的效度。

收得拢,还要有对课程标准的稳健把握。

开放、创新的意愿中经常孕育出旁逸斜出、肤浅低效的怪胎,因而有必要强调课程标准,使之成为课堂教学有序、有效的牢固支撑点。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为例:

给出图片:北京四合院

依次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它在空间布局上有何特征?你认为长辈、子女、客人、男仆、女仆分别住在哪里比较合适?由此可以看出哪些传统文化的内涵?(追求中庸对称、长幼有序、天人合一、内外有别等)这些做法有合理之处吗?(由点及面,透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

由此再拓展:清明节习俗有哪些?(扫墓、植树、放风筝、蹴鞠等)体现了哪些文化内涵?(慎终追远,继志述事;天人合一,生生不息。)为什么今人不以为意,哪些因素造成了当今与传统之间的隔膜?

有些教师习惯于让学生以图片或视频展示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固然可取,但仅限于此,教学不免碎片化;还有人将变化一律理解为进步,又堕入了绝对化的窠臼。实际上本课的课程标准是: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了解之后一定要有探讨,且并没有武断地对“变化”予以褒贬,这实际上为教学指引了方向。

总之,历史教学必须开发课程资源、优化活动方式,从而有效激活学生,但同时也要紧扣课程标准、把控教学过程,在开放性和统一性之间寻找合理的平衡。

参考文献:

1.何成刚,夏辉辉,张汉林,彭禹.历史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钟启泉,崔允淳,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王雄.革命与建国:为了百年后的中国[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11).

4.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原载《教育文汇》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