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中学

浅谈多媒体辅助阅读教学的“入”与“出”

预审:博达-刘亚芸 发布时间:2011-03-11

浅谈多媒体辅助阅读教学的“入”与“出”

芜湖市育红小学 李金华

[内容摘要]多媒体辅助阅读教学就是把文本中文字的优美,语言的生动,情感的强烈通过技术充分地展示出来,并有效的服务于教学效果,所以是目前很多语文教师首选的阅读教学手段。为了让多媒体辅助阅读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最佳,使用时,教师要进“入”多媒体,通过多媒体的声、形、像对学生视、听觉的共同作用,把学生的身心全部带入其创设的意境和氛围中,引领学生身临其境的赏美、生情、思文、悟理,并在其感染下,学得更有趣,更有生气。在它尽显风采的同时,还要适时适机地跳“出”来,冷静理智地慎用,突出“准”“精”“巧”“活”,使它的应用更加智能化。

[关键词] 多媒体 阅读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已不鲜见,其主要形式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为学生营造了极佳的学习氛围,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学生看世界的视野,引领学生更深入、更广泛的投入学习,培养了他们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增进了学生对周围世界的了解。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比较广泛的,尤其是阅读教学。把文本中文字的优美,语言的生动,情感的强烈通过多媒体技术充分地展示出来,并有效的服务于教学效果,是目前很多语文教师应用多媒体辅助阅读教学主要的目标和方向。那么如何有效的应用呢?根据多年的思考和对教育教学的亲身实践,笔者深知,所谓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既不是一味依赖课堂上对其技术机械的展示和操作,也不是多多益善的灌输,而是在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下,学生能有效的自主学习,并在自主学习中提高主动参与的学习热情和语文综合能力,内化他们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所以,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运用多媒体应做到用弃因效,入出自如。

第一、入。

“入”就是进入、投入,即通过多媒体的声、形、像对学生视、听觉的共同作用,把学生的身心全部带入其创设的意境和氛围中,引领学生身临其境的赏美、生情、思文、悟理,并在其感染下,学得更有趣,更有生气。

一、入景赏美。

多媒体服务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它能用最直观形象的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声音,来创设学习环境吸引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发挥它这一优势,利用各种途径为学生提供最优美的学习场景,学生在美的感召下,轻松愉快的体验学习的美好,在享受学习的美的同时,也提高了审美情趣。

如《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人教版小语五年级下册第25课)整篇课文都充满着花的香味和形美,尤其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那么在制作本文的多媒体课件时,应突出这一主旋律,即把各种各样、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花经过处理搭配在一起,用来作为大屏幕的背景,可以把出现在大屏幕上的任何内容,甚至图标、按钮都用各种花来代替。这样扑入学生眼帘的都是美丽灿烂的花,学生在这花的海洋里,寻觅花美,感受人美,审美情趣得到了升华,审美素养得到了提升。

二、入文促思。

多媒体通过展示声像来吸引学生是其最大的特点,但是有重点、有层次地展示课文内容,并链接与课文相关的文字资料,它也具有独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教学时,教师可以把课文的重难点内容,及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指导学生的文本内容,适时地出现在大屏幕上。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相机地带领学生进入教师课前制作好的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师生互动,共同化解重难点,深入思考并理解课文内容。

如《农业的变化真大》(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34课)一文,从严冬花果、彩色棉花、无土栽培等方面叙述了现代科技下的农业特点,虽然语言形象生动,但是对于二年级学生,尤其是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来说要深刻地领会这些变化,还是比较难的。教学“无土栽培”这节内容时,可以把这段文字出现在大屏幕上,先让学生读、提问,然后再请学生带着问题点击“无土栽培”这一术语,查阅相关的图文资料,还可以在网上动手操作无土栽培的过程并转化为语言,同位相互介绍。这样在多媒体的环境下进入文本学习,能使学生对本文内容产生更深刻的印象,同时在网上操作和图文转换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更广泛、更深入的思考,能激发学生的多项思维。

三、入境生情。

多媒体是化文本内容为学生的直观感受的最佳途径,它所创造的意境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接受美的熏陶和思维被激活的平台,而且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文本内容产生积极的阅读情感。所以教学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能让学生触动心灵、产生情感的氛围,与作者共呼吸,同哀乐,从而更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如《凡卡》(人教版十一册第21课)一文向我们介绍了凡卡写信和回忆两部分内容,重点突出了凡卡的悲惨生活,意在揭露当时俄国社会的黑暗及唤起学生对穷苦孩子的同情。其中唤起学生的同情心是教学难点,因为凡卡的时代毕竟离现在的生活很远,学生很难体会到凡卡生活的痛苦。那么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比较悲哀的钢琴曲《秋日听雨》为背景乐,声情并茂地范读,引领学生进入情境,再带领学生配乐一次次的呼唤:“快来吧,亲爱的爷爷!”然后大屏幕出示古今中外的一些苦孩子图片,拉近学生与他们的距离,在引导学生与这些苦孩子比童年中,一步步激发出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使他们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四、入题悟理。

阅读教学中的审题、揭题及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是其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师生互动、思维碰撞的重要的教学环节。那么如何更好的把握文章的主旨,促使学生对主题更好更多的感悟呢?很多教师会首选多媒体来帮忙,因为多媒体能从它无所不有的丰富资源中搜索到与文章主题有关的图文资料,从而引领学生顺利而有效地领会文章的主旨,感悟课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如《将相和》(人教版十二册第12课)一文的主题是通过将相的重新和好,让学生体会将相各自的美好品质及他们共有的伟大的爱国精神。可是将相为什么要和好呢?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化意味着什么呢?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单凭不易了解分析出其中的原因。所以,教师课前可以根据这些问题网上搜索与其相关的图文资料,设计制作局域网站,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时,让学生先质疑课题,再上教师制作的局域网站查阅这些资料,然后再交流讨论“和”与“不和”的前因后果,这样学生看得清楚,议得热烈,悟得透彻,从而更深化了对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还如《鹿和狼的故事》(人教版十一册第21课)揭示的是有关生态平衡的一个重大主题,仅凭文本教育学生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学生不是很容易接受的。如果教学时,大屏幕出示或让学生上网查阅相关的图文资料,学生在亲眼目睹地球上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造成的一系列的灾难和后果后,会油然而生出对自己生活环境的保护意识,教学效果自然显著。

第二、“出”

由上可见,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手段对阅读教学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但是如果没有运用不当或者不到位,不但不能优化课堂教学,反而分散学生注意力,干扰学生学习,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因此,为了让多媒体辅助阅读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最佳,使用时,教师不但要走“入”多媒体,让它尽显风采,而且还要跳“出”来,冷静理智地慎用,突出“准”“精”“巧”“活”,使它的应用更加智能化。

一、出准忌偏。

多媒体虽好,但在阅读教学中也只是辅助手段,它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那么何时、何环节选择什么媒体应由教学内容决定。所以,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潜心研究教材,在把握课文重难点的基础上,准确恰当地选择多媒体手段,切记不要用偏,否则非但费时费力,并且还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文,这样的用还不如不用。

如《长征》(人教版十一册第11课)这首诗精彩地回放了红军艰险而漫长的长征过程,同时作者毛泽东的乐观豪迈的风格也尽显诗中。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准确地把这些表现出来呢?读,在多媒体作用下的有感情的读,能把学生引入诗境,体会诗情。那么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在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彩色画面的大背景(大屏幕出示)下,在电视剧《长征》主题曲的伴奏下,声情并茂地范读全诗;再让学生上网查阅长征途中的一些感人故事,引导学生重点读;然后再小组内合作读;最后再逐句背读,全班配乐诵读。这样根据读的不同要求恰到好处地选择不同的媒体手段,能不断地调动学生读的欲望,激发学生读的激情,增强学生读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音乐、画面,安排它们出示的顺序、方式等都要与每次学的内容和要求相吻合,只有这样的准确到位的运用才能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投入,学得有效。

二、出精去粗。

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它不是万能的,要想让它的运用有效,就要做到慎用、精用。试想,如果不加节制的滥用或粗枝大叶的泛用,整堂课充满了形、声、像,那么学生除了眼睛疲劳,耳边乱响,还会有其他感受吗?所以教学时,教师应根据课文的重难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多媒体精选择、精设计、精制作、精使用,真正做到去粗存精,用出彩来。

如教学《一面五星红旗》(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26课)一文,教师可根据文中人物的“举”“系”“凝视”等几个动作,精心设计制作能表现文中青年时刻保护五星红旗的画面,并从歌曲《五星红旗》中截取歌唱“我爱五星红旗”的片断。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程,在大屏幕上相机出示这样少而精的课件,能给学生更深刻的印象,从而激发了学生更强烈的热爱五星红旗、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出巧避仿。

目前多媒体之所以在辅助阅读教学上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就是因为教师在使用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制作,并随时调整、补充、完善。但是要想运用得更好、更自如,教师还必须在“巧”上下功夫,避免机械的模仿和对别人的依赖。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把握驾驭教材,又要熟悉多媒体技术,时刻把教学内容和使用形式巧妙结合到最佳。只有这样,才能把多媒体的优势显现出来,并常用常新,越用越巧。

如《詹天佑》(人教版十二册第7课)一文后有个课外拓展题:收集我国有关铁路方面的资料并进行交流。在具体教学时,如果教师把它放在最后拓展环节,并出示相关资料,虽然学生也了解了,但是印象不会太深,因为按教学顺序出现的,对比感不强。如果教师在教学一开始,就以文中詹天佑设计的人字铁路设计图为背景,让学生进入教师课前准备的网站,查阅新中国铁路建设的资料先睹为快,然后文本教学时,再根据教学进程相机对文本和网站进行巧妙的切换,使学生在新旧中国的铁路强烈的对比中,更感受到詹天佑的爱国热情,也更体会到新中国铁路建设的巨大成就。

四、出活去贪

多媒体使用的原则之一就是使阅读教学更为灵活,教师从一开始的选择设计就应注意为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量体裁衣”,从而使课堂充满乐趣,永葆生机。由于学生课堂表现的不确定性决定课堂教学有很强的现场性、突发性、随机性、生成性,所以教师课前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运用时,当出现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生冲突时,教师应服从学生的学习需要,随即调整课件的使用。不能用课前设计好的东西牵着学生走,这样让学生被动的接受既不符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也挫伤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5课)一课,有位教师教学到周恩来在街上看到一个妇女被外国人打死这令人气愤的一幕时,文中出现了一些当时的术语如“租界”,教师问:“‘租界’是什么意思?”学生也许课前认真预习了,所以纷纷举手发言,说的很好,有的还带来了相关的图文资料。虽然学生对这个词已很了解了,但是教师不知是不放心,还是为了展示他用心制作的精美课件,他用大屏幕播放了跟学生说的差不多的一些资料图片。其实,这样的展示根本就是画蛇添足的贪用之举,它既不能给学生带来新的启示,又浪费了课文重点内容教学的时间。如果此时教师不贪用,而是灵活变通的删掉不用,把宝贵的时间用在重难点的化解上,那么就体现了教师对多媒体运用的灵活、成熟和自如了。

总之,多媒体教学不仅是一项技术,还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所以,教师在应用时,要进入,全身心的投入,亲近它,感受它,充分利用它,使阅读教学充满生气,充满灵气;同时,又要退出来观察它,分析它,理智选择它,从而使它服务于阅读教学时能达到应用有效无痕,学生有趣不疲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