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中学

鲁修林:以音乐之名 传唱芜湖故事

预审:博达-刘亚芸 发布时间:2022-06-02

鲁修林:以音乐之名 传唱芜湖故事

鲁修林,安师大附中音乐教师,芜湖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芜湖市第五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芜湖市首批“宣传文化领域优秀人才”,安徽省中小学音乐教师课堂教学和专业基本功大赛双料冠军,央视三套《越战越勇》栏目金话筒获得者。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和艺术工作者,他注重在舞台演唱、音乐教学等领域探索对中国唱法,尤其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唱法的研究和推广。他十次登上央视舞台,为宣传芜湖、推广芜湖、讲好芜湖故事贡献出一份“新声”力量。

推广芜湖民歌 探索“中国唱法”

“中国唱法,就是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唱好中国歌、讲好中国故事,根据中国民族语言的特点,注重‘依字行腔’,有着显著的民族特征,更有较强的感染力与共鸣性,能充分体现出现代审美取向与科学的歌唱方式。我愿意为研究和推广中国唱法做些事。”鲁修林对记者说。

“就拿我们芜湖来说,在传统戏曲方面,有梨簧戏、滩簧戏;在民歌方面,有繁昌民歌、大桥民歌等,这些都起源于民间,是极具表现力和生命力的艺术形式。”提到芜湖本地音乐的具体案例,鲁修林如数家珍。

他介绍,繁昌民歌是芜湖民间艺术的一张瑰丽名片,是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繁昌自古是吴楚文化交融之地,繁昌民歌也有“吴歌”之称,足可见当时繁昌民歌的兴盛。它曲调清新、典雅、动听,乡土风味浓郁,是劳动人民精神和生活的写照。

大桥民歌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当时北宋词人李之仪有一首《田夫踏田歌》,从名字就可以听出来,这是一首类似于劳动号子的民歌。大桥民歌真切朴实,委婉动听。鲁修林说,“单就我们芜湖来说,就有这么多可以研究、推广的‘中国唱法’样本,作为一名教师、艺术工作者,我感到责任重大。”

2018年,鲁修林入选“芜湖市首批宣传文化领域优秀人才”,在选择申报项目时,他考虑结合自己的演唱、教学和研究,在推广以“中国唱法”为特色的艺术文化方面做有力的探索,将申报项目定为“中国唱法的有效探索和实践”,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结合安徽、芜湖地方民歌创作、演唱作品。

“其中,繁昌民歌的录制工作最辛苦,为了更好地表现原汁原味的繁昌民歌,我实地采风,学习繁昌方言,研究音乐风格特点,还邀请繁昌资深音乐工作者作专业指导,真正感受到繁昌民歌的艺术魅力,最终完成了专辑的录制工作。”鲁修林感慨地回忆起完成项目的点点滴滴。

挖掘本土音乐之美

涵养城市文化自信

作为一名教师,鲁修林十分注重音乐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如何让学生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在艺术素养提高的同时,也让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放松,更好地投入学习,让音乐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我在教学中一直追求的目标。”

“同学们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兴趣比我想象的要高很多。”鲁修林说,“虽然现在大多数孩子喜欢流行音乐,但在课堂上,当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尤其是听到我翻唱芜湖本地民歌时,他们兴趣盎然。我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挖掘地方音乐的美,培养孩子们热爱本土音乐文化。”

2015年,鲁修林参加央视《越战越勇》节目,和大哥鲁修山、二哥鲁修海一起,以“鲁家三兄弟”组合形式,经过数轮比赛,最终获得“金话筒奖”。《西部放歌》《船工号子》《红红的太阳升起来》《大江南》《天路》等在央视演唱的高难度民族歌曲,受到专家评委及全国电视观众的一致好评,为宣传芜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些于央视演唱的作品也都收录在项目成果中。同时,他所撰写的论文《中国唱法的有效实践和研究》发表于国家级刊物《论证与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为研究推广中国唱法作出了积极贡献。

“美好的歌唱不仅注重科学的发声方法,更要体现民族风格和文化内涵。”鲁修林说,“无论是演唱,还是教学活动中,我都在研究和推广中国唱法,希望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用音乐歌唱芜湖,让文化浸润芜湖,提升芜湖的知名度、美誉度,让更多年轻人热爱芜湖,感受这座有着“大江大湖大梦想”的城市文化的独特魅力,是鲁修林今后努力的目标。这一切无疑都是“文化自信”的最好注脚,更是他的使命和担当。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记者 花磊

(来源:《芜湖日报》2022年6月1日周三)

鲁修林:以音乐之名 传唱芜湖故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