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要学会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张祥云
语文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我们常说要品出语文的味道,其实就是要品出语言文字的味道,品出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或情感,因此认真品味语文就要从品味语言文字开始。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郭沫若先生的剧本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演出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好。从此“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成了经典。其实,“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没有更多的意义;“你这什么”便是掷地有声的判断,听来让人震撼。一字之易,境界全新,这是炼字的佳话。同样,我们在阅读欣赏各类文学作品时也要学会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因为语言是思想的外壳,一个个看似冰冷的文字实则是会说话、有张力的,如果能认真阅读、细致揣摩语言文字,那么我们就会走近作者,走进作品,从而更好更全面地把握作品的内涵。
鲁迅《藤野先生》篇首句是“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其中的“无非” 是“只不过”的意思,作者眼中的“东京也不过如此”,从而表达了他对东京的极度失望和不满之情,进而引出下文对清国留学生醉生梦死的描写,为下文写鲁迅离开东京到仙台去学医结识藤野先生埋下了伏笔,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包含了诸多的信息,也为全文情节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台湾作家琦君的散文《春酒》中有这样的文字,“……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八宝酒,顺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其中关于“我”“好酒”的一连串动作“伸”“ 舔”和“端”“ 闻”“走”“ 捏”就极为准确、生动、传神,一个活泼、调皮、淘气、可爱的小姑娘形象立马跃然纸上且带给我们许多的回味。读着这样的文字,再想一想我们自己童年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一些场景,我们是否会有所联想有所追忆而会心一笑呢?文字的感染力正在于此。
同样是鲁迅的作品,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前后两次出场有两个动作颇值得揣摩——“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和“孔乙己摸出四文钱”,一前一后,两次再现孔乙己掏钱的动作,一个“排”字一个“摸”字,看似只是动作的细微变化,实则既反映了孔乙己心理状态(由炫耀到窘迫)的落差,又集中反映了孔乙己命运(由体面到落魄)的巨大变化。作为大家的鲁迅其语言表现力由此可见一斑。
字词是如此,句子段落也一样。小说《故乡》结尾写道:“……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其中“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颇值得玩味,原句本应为“他们应该有新的、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生活”,作者却特意将定语“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后置,突出强调了“他”对于宏儿、水生这些晚辈的殷切期望。哪什么才是(他们)“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生活呢?联系上文可知,只要他们脱离了“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的生活就是全新的生活。如何实现?文章接着写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形象的比喻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希望的有无全在我们自己,只要我们踏实努力奋斗,就会把绝望变成希望,而再有希望,如果没有踏踏实实的行动,也会变得渺茫无望。小说的主题因此而深刻。
朱自清散文《春》结尾“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三个比喻、一组排比,分别着力表现春天的“新”“美”“健”,既把春天的特点概括得淋漓尽致,作者的喜爱之情亦溢于言表;同时读起来也清新自然、富有韵味,给人以朝气蓬勃、精神振奋之感。
整篇阅读也不例外。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开篇以简洁的文字勾画出富春江山水的背景━━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山色苍翠,并总括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接着写水“异”。先扣住其缥碧,突显其晶莹清澈的静态美: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然后运用比喻夸张,表现其气势非凡的动态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静中有动,动静结合,表现富春江水的秀丽、壮观之美。最后写山“奇”。先写山势之“奇”,透过“竞”“ 争”“直”,静止的山在作者笔下有了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空山幽谷之中,泉水叮咚,百鸟和鸣,知了鸣叫不停,猿猴啼叫不歇,各种声音汇成一曲生命的赞歌,寂静的山谷成了一个热闹和谐欢快的世界,山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又给山以无限生机;再次从色的角度写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山外晴光万里山中却别有洞天。由动到静,写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浓荫蔽日的景象。写山之形之声之色,皆扣一个“奇”字。作者抓住山水特征,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画,让我们尽情领略到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川秀美。
一言以蔽之,对文本的赏析须立足于语言文字的品味,可以说不品味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不品味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情感之切、意蕴之深;不品味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风格之新、手法之巧。语文学习原来就是这么简单。(发表于《初中生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