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中学

【何永保】论课程的“仆人”及其“反拨”教学

预审:博达-刘亚芸 发布时间:2011-10-10

论课程的“仆人”及其“反拨”教学

——以安徽高考历史选择题史料考查特点为例

安师大附中 何永保

(市级论文评选一等奖)

【内容提要: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研究的不断深入,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也日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着重探讨了三年来安徽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史料考查特点,并分析了其理论依据和对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启示。从史料考查的特点方面来说,安徽高考历史选择题具有史料呈现方式灵活、多样;史料考查目标全面、到位;对地方史料的创新运用等特点。从史料考查的理论依据来说,史料考查是史学思想方法的内在要求;是检验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从史料考查对历史教学的启示来说,史料研读应作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贯穿于日常教学中;史料教学应注意史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史料教学应重视过程性,力求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总之,安徽高考历史选择题充分体现了高考作为课程“仆人”的角色和“反拨”教学的作用。

高考作为一种教育测量与评价手段,除了具有为高校选拔人才、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定的功能之外,还发挥着引领高中课程改革与促进教学的功能。“教育测量,不但为教育教学服务,其本身就具备教育的功能”,“为了使教育测量更好地为课程服务,必须发挥其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积极导向的功能”。[1]因此,从教师专业的角度看,我们不光要关注高考考什么,更应该关注高考怎样考的问题,把握高考与教学在体现史学本身特点方面的共性,将分析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与深化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高考作为课程的“仆人”及其对教学的“反拨”作用。本文试分析三年来安徽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史料考查特色,并论述其理论意义和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启示。

一、重视史料考查是安徽高考历史选择题的鲜明特色

安徽高考历史试题经过三年的自主命题探索,不仅实现了向新课程高考的平稳过渡,而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徽派特色,在“新材料”的运用与“新情境”的创设方面独具匠心。试题通过各类史料的运用,对学生的基本历史知识、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查,[2]充分发掘出史料在高考评价测量中的价值,形成了史料考查的鲜明特色。

1.史料呈现方式灵活、多样

要了解试题的史料考查特色,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史料以及史料有哪些类型。关于史料的定义有很多种,流传广泛的是梁启超的说法,“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3]关于史料的类型历来也有不同说法,例如梁启超将史料分为文字的史料和文字之外的史料两大类,何炳松将史料分为原始史料和孳生史料两大类,傅斯年将史料分为直接的史料对间接的史料等七大类。根据史料留存的具体形式,史料包括文献记录、口头流传、历史遗迹、历史遗物、历史图片、音像资料,以及后人对历史资料的整理成果等。安徽历史选择题在史料的选取和呈现方式上并不拘泥于某种类型,而是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从大的方面来分,基本上有文字史料和图片图表史料两大类。其中,文字史料大多是直接引用原始资料或对原始资料进行一定程度的转述,此外还包括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等。具体内容包括:(1)历史人物或著作中的思想观点(例如2009年第13、18题,2010年第14、19题,2011年第14、18题);(2)历史事件的文件或记录(例如2009年第16、17、20题,2010年第20、22题);(3)对历史事物的描述或评价(例如2009年第19、22题,2010年第18题,2011年第15、17题);(4)史学理论或方法(例如2011年第22题)等。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11年第22题关于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史料运用,不仅丰富了史料的来源,而且扩大了对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内容考查。

图片图表类史料的使用是安徽历史选择题的最大亮点之一,无论是图片图表材料选用的数量之多还是类型之丰富,在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都是不多见的。图片图表类史料的运用不仅从形式上使历史试题表现出图文并茂的特点,而且有利于改变单一使用文字史料的不足,让学生学会从各种图片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图文信息的思维转换,增强对史料来源多样性的认识,扩展历史感觉与想象的空间。从安徽历史选择题选用的图片图表类型来看,包括如下多种形式:(1)实物图片(例如2010年第12、17题,2011年第12、13题);(2)历史老照片(例如2009年第15题);(3)历史示意图(例如2009年第12题,2010年第16题,2011年第16题);(4)历史漫画(例如2009年第21题,2010年第15题,2011年第19题);(5)历史统计图表(例如2009年第14题,2011年第20题)等。其内容涉及古代中国历史的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绘画艺术、考古发现、古代建筑等,涉及近代中国历史的有社会生活的变迁、辛亥革命的背景、北伐战争形势、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等,涉及现代中国历史的有股份制企业的出现等。涉及世界历史的有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史实、近代欧美国家的关税与贸易问题、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苏美等国的制造业状况、越南战争等。图片图表史料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社会生活、国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内容,在信息的包容量和考查对象的适用性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2.史料考查目标全面、到位

大量图文史料的运用为命题设计提供了多维视角空间,使历史选择题在考查目标上更加全面、到位,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方面的目标与要求统一于对史料的考查中。从史料考查的目标来看,大致有如下情形:(1)对史料信息内涵准确理解的考查。例如2009年第13题对儒家思想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内涵的理解;2011年第12题对安徽人文景观体现儒家思想内涵的理解,第14题对维新派思想主张的理解等。(2)对史料与史实正确对应关系的考查。例如2009年第14题对古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考查,第19题对达尔文进化论的考查;2010年第12题对六安汉墓出土文物的考查;2011年第17题对法国宗教改革史实的考查等。(3)对从史料中得出正确结论的考查。例如2010年第17题考查从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中得出正确结论,第21题考查从欧美主要国家平均关税率对比中得出正确结论;2011年第20题考查从1929-1938年美苏德英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得出正确结论等。(4)对史料中的历史现象或历史观点做出合理说明和评价的查考。例如2009年第16题对抗战期间延安吸引美国关注的原因的考查,第17题对雅典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一说法理由的考查,第18题对潘恩《常识》中一个观点理论依据的考查;2010年第18题对《人权宣言》评价的理由说明,第19题对列宁评价1861年改革观点的说明;2011年第15题对辛亥革命评价的说明,第18题对恩格斯关于新学说产生的观点的说明等。(5)对图片史料特点和寓意的考查。例如2009年第15题对清末社会生活的图片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特点的考查,第21题对越南战争漫画寓意的考查;2010年第15题对辛亥革命时期漫画寓意的考查,第16题对北伐战争时代主题的考查;2011年第19题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漫画寓意的考查等。(6)对历史阐释能力的考查。例如2009年第20题对战后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相互关系的性质”的阐释;2010年第22题对上合组织与欧盟主要区别的阐释;2011年第16题对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意义的阐释等。(7)对史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例如2010年第13题以西晋杜育的《荈赋》这一文学作品作为转述史料,探讨我国茶的起源,从而考查了史料的来源、史料的价值、史料作为证据的证明力、“孤证不立”等一系列关于史料与证据的思想和方法;2011年第22题考查了对李大钊关于什么是“历史的真实”这一史学观点的理解。在史料考查中渗透史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是安徽历史试题的发展趋势之一,非常值得关注。

由于史料考查目标的全面、到位,这就对学生的学科思维和解题能力提出了多层次、高水平的要求。因此,解题过程中的思维品质和学科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对史料进行全面准确的解读,知道史料的来源以及涉及到哪些有效信息,包括时间、空间、历史人物、历史事物、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解释、历史结论、历史观点等,并理解各信息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史料形成完整、准确的印象。这一步的目的是明确史料中有什么。其次,要对史料考查的目标与角度进行细致的分析,理解命题者考查的意图。这一步的目的是明确题目要求答什么。很多学生对这一环节的理解主要是基于经验而非理性,就材料论材料,或问什么答什么,这样就很难抓住问题的本质。再次,要在前面阅读思考环节的基础上,调动所学知识对答案做出准确判断,大多数史料型选择题的考查都是“材料在书外,考点在书内”,正确答题离不开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迁移、运用,答案应该在史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的契合点上。上述这三个环节之间既是逐步推进的又是彼此融合的关系,其前提是对史料的准确解读。

3.对地方史料的创新运用

安徽历史选择题史料考查特色的又一个表现是对地方史料的发掘和创新运用。综合三年来安徽历史选择题在地方史料的运用和考查中表现出如下特点:(1)史料均以图片形式呈现,直观形象,内容丰富。例如2009年第12题选取了安徽省在古代不同时期的四幅行政区划示意图;2010年第12题选取了安徽六安汉墓出土的实物图片;2011年第12题选取了安徽留存至今的古代不同时期的人文景观图片。(2)史料考查的视角不断变化。从古代政治制度到古代经济,再到古代思想文化的考查,具有视角转换的灵活性。(3)史料考查充分兼顾到各地方考生之间的公平性。虽然选取的史料可能涉及到安徽不同的区域,但是考点选择却具有普适性,无论是对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考查,还是对古代农业和手工业成就的考查,或是对儒家伦理思想的考查,都不会产生地域上的理解差异,而是具有大安徽的特点。(4)史料考查体现出一定的思想意义。通过对地方史料的运用和考查,可以启发学生关注身边的史料信息和资源,对家乡产生浓厚的感情,同时也折射出新课程对开发乡土课程资源的重视。

二、对安徽高考历史选择题史料考查的思考

重视史料考查不仅是高考命题对“新材料”的运用和“新情境”的创设的要求,也不仅是命题者对考核目标与要求的被动服从,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论意义和教学指导意义。

1.史料考查是史学思想方法的内在要求

历史是从史料中得来的,从史料中获知历史必须遵循一定的思想方法,而史料考查是史学思想方法的内在要求。要理解史料考查对于史学思想方法的意义,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历史和史学。关于历史,古往今来人们给予了它太多的解释,当代具有代表性的解释有这么几种:钱乘旦教授认为,第一层是“客观存在过”的历史,即过去真实发生的事。第二层是后人作为知识而认识的“历史”,即我们脑子里得到的那个“历史”。[4]聂幼犁教授认为,“历史”大抵有三种用法:一是不可重演的过去的事情,包括人类、自然和两者关系史,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二是我们今天所知道和认识的过去,属于认识范畴,是随着认识的深入不断变化、进步的,其真理性在于对“一”的符合程度;三是史学,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及其沟通的过程,以求“二”能够更逼近“一”。[5]杜维运先生认为,“历史既不是往事(亦即不是过去),也不止于是往事的记录,而是史学家研究往事的成果。”[6]综上所述,这里所讲的历史是史学家借助于真实的史料和一定的史学思想方法,不断逼近真实发生的事实的认识成果,其中包括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对历史事实的诠释与评价等;而史学则是记述和研究历史演进以展示未来的学科。史学在记述和研究历史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思想方法,其起点则是对史料的研究。这些思想方法包括史料的搜集与鉴别的方法、史料的诠释与分析的方法、史料的归纳与运用的方法、“论从史出”与“史论结合”的方法等。虽然中学历史教育不是要教学生治史,高考也不是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史学研究的能力,但是,史学的思想方法才是历史教育和评价的灵魂,失去思想方法的教育和评价,既背离了史学本身的要求,也剥夺了学生作为主动学习者的权利,把学生当成了历史知识的容器,他们最多只知道历史基本事实是什么,而不知道历史事实从何而来,更不知道历史在“实事”中“求是”的过程与方法,不了解历史形成的过程本身是生动而充满智慧的。史料考查虽然也不能考查史学的全部思想方法,但是命题者已经在有限的题量和考查手段中进行着不断的努力,力求从诸多环节或细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方法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此节选两道典型例题加以进一步的说明。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例1,(2009年第21题)图4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越南发表的反映当时战争的漫画,能直接体现作者意图的标题是

A.“怎么会这样?”

B.“糟糕的战争!”

C.美国侵略者的命运

D.法国侵略者的下场

答案:C。从思想方法考查的角度来分析,解答本题的第一步是阅读图文史料,分析史料的来源出处,在此不需要对史料的真伪进行鉴别。根据漫画是“在越南发表的”而不是在越南“发现的”这一信息提示,该图片的原始来源应该是越南的某种报刊等宣传品,代表了越南人对战争的态度,再结合“20世纪60年代”的时间提示,应该和越南战争有关。第二步是对图片史料中所包含的历史信息进行分析和诠释。信息一是大量飞机折戟坠毁,信息二是全副武装的西方大兵深陷泥潭,头顶上的十字架意味着他们跌入坟墓,有来无回。联系越南战争的史实来解读图片信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武装精良的美国军队在这场战争中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第三步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史料诠释的信息对正确答案做出判断。法国与越南战争无关可以排除D项;A项“怎么会这样?”和B项“糟糕的战争!”都表示对战争失败命运的费解和不能接受,是站在美国侵略者的立场上给出的标题,不符合越南人的态度;而这种场景应该是越南人乐于看到或期待的,所以C项正确。本题在诠释史料信息的时候要充分把握图片材料中人和物的特点,以及特点与寓意的关系,这是解题的关键。

例2,(2010年第13题)西晋杜育的《荈赋》(荈:念chǔan,指晚采的茶。作者注)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答案:B。本题从史料的类型来说属于转述史料,而考查的目标则包含着很专业的史学思想方法,即什么是史料、史料的来源和表现形式有哪些、各种史料的证明力有什么不同、史料在证明结论的时候有什么规则等。本题在命题的立意上并不是要考查我国古代茶的起源这一史实,因为课本对此也没有确定的说法。而是借助于茶的起源这一问题来考查史学方法。解答本题的第一步要知道史料的来源,题目中所说的文学作品、文献专著、远古传说等都可以作为史料的来源,都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第二步要知道史料在运用的时候须遵守“史料的有限性”、“孤证不立”、“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等规则。第三步依据上述方法对正确答案做出判断。A项和B项在文学作品是否具有史料价值这一点上是矛盾的,A项否定其史料价值是错误的;C项和D项虽然肯定了《茶经》和远古传说具有史料价值,但是都违背了“孤证不立”的规则,所以错误;B项符合“史料的有限性”、“孤证不立”和“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的规则,是正确的。

上述两道例题,例1是渗透史学方法的目标考查,例2是单纯史学方法的目标考查,都体现了史料考查是史学思想方法的内在要求。

2.史料考查是检验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

高中历史新课程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7]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衡量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标准,而史料考查的本质是要求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心理学中,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8]这种思维过程在历史学习中的主要表现是,能够变被动接受历史知识的灌输为主动探究和构建历史知识,能够自主地对现有的史实和结论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评价,能够独立地对史料进行阅读、分析并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能够借助史料和证据对历史进行大胆的想象并加以推理、求证,能够对史实和史料怀有一种批判的精神,等等。总之,历史学习中的创新思维就是能够独立自主地以质疑、分析、推理、想象、论证等历史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心理活动过程,课程标准要求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历史创新思维的结果。史料考查为评价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提供了理想的手段。首先,史料考查给学生提供了各种新材料和新情境,有利于激活学生探究的热情;其次,学生要想成功解决问题必须调动自己的思维对材料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分析解读,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从中获取的有效信息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再次,题目设置的选项中存在诸多迷惑项,能不能排除干扰,跳出陷阱,取决于学生对历史知识、技能、方法的迁移运用是否正确合理。这些都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检验。下面略举一例加以说明。

例3,(2011年第13题)图4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ú,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图4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答案:A。本题以苏轼的《枯木怪石图》配以别人的评价,考查从图文材料中获取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题干、选项都以材料呈现,材料新,选项新,考点新,完全是以能力考查立意,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了较高的考查要求。其难度主要表现为:第一,材料阅读解析的难度。本题文字材料大致出自宋代米芾《画史》所说:“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在此基础上略有删减和改动。枝干“虬(qiú,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说明苏轼对所画之物不是采用写实的手法而是艺术抽象的手法,不是为了表达具体的物象,“如其胸中蟠(盘)郁也”才是其真正用意。另外,简洁明了的画面上,怪石盘踞左下角,石后冒出几枝竹叶,而石右之枯木,屈曲盘折,气势雄强,于笔意盘旋之中,凝聚成一团耿耿不平之气,更有一股浩然气脉,由石而树、由树干而树梢,扭曲盘结,直冲昊天,这与苏轼一生几遭贬谪的政治斗争经历紧密相关,借诗画以泄胸中盘郁正是其作画的风格。[9]第二,知识迁移的难度。学生所学知识中并没有关于苏轼在绘画方面的介绍,仅有的相关知识是:苏轼在宋词上的成就,北宋宫廷画院进入活跃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盛行,元明清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等内容。从知识迁移的角度思考,学生最容易联想到元明清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特点,这与本题材料所示风格相吻合。再从历史发展的时序推断,北宋绘画为后世文人画奠定基础也是完全合理的。有一佐证,苏轼在《又跋汉杰画山》中写道:“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一般艺术史研究者据此认为苏轼最早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这与后来的“文人画”概念是一脉相承的。这一思维过程中需要运用联想、迁移、推论等方法,正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考查。第三,理解选项的难度。A项完整的意思是说画者的意图在动笔之先,已经都考虑成熟,这样在落笔时才可以脱颖而出,画作完了,画者精密而深透的意图在画上也永远保存下来了,符合题意;B项的意思是仅用寥寥数笔就可以将形象刻画下来,强调的是绘画技艺的高超,但是不能表明材料中抒发胸臆的意思;C项的意思是说诗与画相配合,两者融为一体,但是该题材料有画无诗;D项强调的是“写山林之气”而非“胸中蟠郁”。总之,BCD三项都存在片面性,如果不理解其内涵,仅从字面上理解就很难区分。

虽然,选择题的答案具有唯一性,不能为学生自由表达观点提供条件,但是,选择题提供了全新的材料,设计了不同角度和难度的问题,设置了迷惑性不等的备选项,这一切都需要学生善于从新材料中得出新信息,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拘泥于课本和经验,总之,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挑战和检验。

3.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应高度重视史料的价值

考试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国际教育界主张将考试称为课程的“仆人”。同时,考试也是一把双刃剑,搞好了,会“四两拨千斤”地推动课程改革;搞不好,同样会以杠杆效应损害课程改革。[10]根据上文对安徽高考历史选择题史料考查特色的概括和分析,可以知道其科学地反映了新课程在课程目标、学生思维发展与测量手段上的有机统一,在高考仍作为主要测量手段的情况下,客观公正地履行了课程“仆人”的职责。进一步说,考试的意义不仅如此,其推动课程改革还表现在对教学的“反拨”作用上。由此得到的启发是,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史料的教学与运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1)史料研读应作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贯穿于日常教学中。根据前文对历史概念的解释,我们今天学习的历史知识基本上是间接知识,而史料是我们获得历史知识的证据,“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11]既然史料是构建历史知识的证据和细胞,那就决定了史料理应是学生认识历史的起点,这在课程标准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中也得到了验证,“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12]虽然,课程标准的要求只是纲领性的,不够具体和明确,但是,将史料研读作为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纳入日常教学中,不仅是历史学习和课标精神的要求,也是史料考查对教学的启示。所谓史料研读目标就是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史料、史料从何而来、史料有哪些表现形式、什么是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理解史料中什么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什么是对历史事实的解释和评价;能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鉴别史料的真伪、获取有效信息;能够运用史料中的信息对历史事实进行解释、论证和想象等。史料研读可以与课程内容的教学结合起来,渗透于日常教学的具体环节中,使之成为一种教学的常态。

(2)史料教学应注意史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史料教学的目的不是为学习史料而教,而是为学习方法而教。作为历史知识来源的史料浩如烟海,不要说中学课堂难以了解其万一,就是在专业的史学领域,也没有人能够穷尽史料。因此,把分析史料、运用史料的基本史学方法交给学生才是理性的思路。通过典型史料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懂得和学会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史料的鉴别与批判、史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从史料信息中得出结论、运用史料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基本方法。例如可以运用表格分门别类地对搜集的史料及信息进行整理;可以从时间、空间、出处或史料的互证等方面对史料的真伪进行鉴别;可以本着“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态度对史料信息进行合理解读;可以尝试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凭证据说话”等方法对史料信息进行运用等。

(3)史料教学应重视过程性,力求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学生对史料的知识与方法的掌握需要经历长期的思维训练过程才能逐渐实现,不可急功近利,这是由学生的历史知识积累和认知发展特点决定的。在史料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教师示范、学生参与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从对每一则典型史料的研读中感知史料的魅力、积累分析史料的方法、提高探究历史的兴趣,并尝试将课堂所学知识与方法运用于分析现实热点问题,加深对历史和现实关系的理解,将史学中的观念和方法内化为思维习惯,让历史学习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可能才是史料教学所要达到的最佳境界吧!

参考文献与注释:


1 聂幼犁著,《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287页

2 《201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第313页

3 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第38页

4 钱乘旦著,《谈谈大众历史教育的偏失》,载于《历史教学》,2003年第8期

5 聂幼犁、刘立新著,《獒奶、狼奶、狗奶和人奶——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教育的反思、机遇和责任》,载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年第1期

6 杜维运著,《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20页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第2页

8 叶奕乾等主编,《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第304页

9 http://wenku.baidu.com/view/963f3f43336c1eb91a375d4b.html

10聂幼犁著,《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9页

11同注释3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第4页